问题 材料题

有研究者在论述“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两重性”时,引用过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

——《明会典》

材料二 正史中各代烈女数字:《唐书》54人;《宋史》55人;《元史》187人:《明史》“不下万余人”。

——据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

材料三 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

——据明中后期小说《醒世恒言》

材料四 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士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

——据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

请回答:

(1)该研究者认为,明朝妇女的婚姻观存在两重性,即保守性与自主性。他可能使用上述哪些材料来分别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明朝中后期的经济、文化状况,你认为,该研究者提出的明朝妇女婚姻自主性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材料分别来自官方文献、学者著作和小说,你对该研究者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有何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材料一和材料二证明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保守性;材料三和材料四证明明朝妇女婚姻观的自主性。

(2)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使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明中后期出现了反礼教的思想,鼓舞了明朝妇女追求婚姻自主。

(3)①小说是文学作品,作为史料使用,必须慎重。②材料三、四的现象是个案,而且出现在明中后期,不足以说明整个明朝妇女婚姻观的自主性。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高科技集团在上海浦东投资兴建总部办公大楼,为了加快建设进度、尽快投入使用,业主采用平行承发包模式,将土建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分别与两家不同的工程公司A、B分别签署了相应的土建施工合同、装饰装修施工合同。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土建施工单位A在基础施工完成后,与城市市政管线进行初步连接的过程中,发现市政接口与新建工程的相对位置与业主给定的原设计图纸不符,认为是业主提供市政接口资料有误,A单位提出应由业主补偿由于市政管线位置与原图给定不符所带来增加的施工工作量。监理工程师实地检查后,认为施工单位新建建筑定位放线可能有误,提出重新复查定位线。A单位从开工前设计院移交坐标点位重新进行引测,仍与施工现状相符。监理单位上报建设单位后,建设单位要求更换测量仪器再次复测。施工单位只好停工配合复测,此次结果仍证明新建工程位置与原设计相符。A单位又向建设单位提出了因两次检查的配和费用和相应的停工损失的索赔要求。 事件二:土建施工单位A在征得业主同意后,将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分包给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公司C完成。专业公司C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写了专项施工方案,由于无需专家论证,经C公司技术负责人签字审核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监理工程师提出两点意见:一、实施总承包的工程,其专项方案必须由总承包单位组织编制;二、审批手续不正确,不应是C公司技术负责人签字审核,而应为A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审核。 事件三:土建施工A单位在工程结构施工完成时,装饰装修B单位也进入施工现场,此时施工现场存在大量垂直运输工作。由于A单位设置的施工电梯运输能力的限制,无法同时满足实际需要,A单位为了自身施工需要,当自身工作量比较大的时候不允许B单位使用施工电梯,造成装饰装修施工进度严重滞后,使整个工程的工期延误了36d。B单位向建设单位就延误的工期提出索赔。经查,业主与B单位签订的合同条款中只约定"现场协调由业主完成,并为施工单位创造可利用条件、垂直运输等"。

(1)事件一中,建设单位代表在任何情况下要求重新检验,施工单位是否必须执行?说明理由。

问答题

  观赏“八骏图”,积淀“马文化”。下图是一幅价值连城的徐悲鸿的《八骏图》。请你细心观察、认真品味,按要求完成(1)~(6)题。

(1)从画面的构图、意蕴及象征意义方面,为展览馆的解说员写一段解说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认真探究“马”字的演变图示,根据要求写出探究结论。

①从汉字的起源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汉字的发展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将自己积累的有关“马”的俗语、传说,各写出两个来。

有关马的俗语: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马的传说: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读过的名著中一定有涉及马的故事,请写出两部名著中的马的名称。

在《__________》作品中,有_________马;

在《__________》作品中,有_________马。

(5)农历牛年春节,有人根据徐悲鸿的《八骏图》写了副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骏马金鞍跨上康庄路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6)过去不论在生活中,还是战场上,马都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科技的进步,马的作用大大不及从前。由此,人们对马的作用展开辩论。请针对甲方的观点,从相反的角度述说你的观点。

  甲方观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汽车、飞机取代了马匹成为快捷便利的交通工具和运输工具。马在现代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小,可以说,马这种动物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了,所以最终可以为人冷落、遗忘直至消亡。

你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