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迭到13 6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 5%:财政收入2.63万亿元,增长21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万亿元,增长13 3%:进出口贸易总额115万亿元,,增长35 7%,由上年居世界第四位上升为第三位:城镇新增就业980万人,超过预期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实际增长7 7%和6 8%。这些成就.标志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又迈出坚实的一步。2005年.国家实施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继续发挥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双重拉动作用。
材料二:据有关人士的预测,总体上实现小康后,我国居民的消费将进入一个新的消费周期,其主要特点是:(1)生存型消费正在向发展和享受型消费过渡。(2)城镇居民的消费热点主要是住房、小汽车、电子信息产品以及娱乐、旅游、通讯、教育等服务消费和文化消费,农村消费的热点是住房、家电普及。
(1)用生产和消费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一、材料二加以分析说明。
(2)如果你是一家企业,如何应对材料二中出现的变化?
(1) ①生产发展水平决定消费水平。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使城乡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总体实现小康水平。②生产的发展促进了消费结构从低层次的生存型向高层次的发展和享受型的转化。我国的消费结构在实现总体小康后,正进入一个新的消费周期。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需求的增长会推动生产量的增长。国家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有利于发挥投资(也转化为消费)和消费对经济的双重拉动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必然会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2)企业是赢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缓换代对企业而言就是商机.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抢占市场制高点,生产出适合城乡居民消费需要的产品,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
该题主要考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第一问是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第二问是从微观的角度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