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解答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显微镜是生物学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工具.请根据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解答下列问题:

(1)正常情况下在用显微镜观察时,正确的用眼方式是______.

(2)下图是一台光学显微镜镜盒里的4个镜头,甲、乙一端无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有螺纹,丙较长,丁较短.

若要在视野内看到较多的细胞,宜选用______组合;若要看到较清晰的细胞结构,宜选用______组合.

(3)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在镜下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______.

(4)若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一个污点,移动载玻片和转动转换器后,污点仍然不动,则可判断污点在______.

(5)使用显微镜时,要把视野中的物像“P”从图甲所示状态转化为图乙所示状态,其正确的操作是:①先将玻片标本往______移动;②再转动______,把低倍镜换成高倍镜.

答案

答:(1)正确方式是用左眼看目镜,右眼同时睁开.选项A两眼同看目镜.选项C和正确的用眼方式正好相反.选项D右眼应该同时睁开,故选B.

(2)起放大作用的目镜和物镜形状是不同的,带螺旋纹的是物镜,以便安装在转换器上.甲乙为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丙丁为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找到组合后,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的乘积,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越大越清晰.

(3)已经找到物像时,清晰度要靠调节细准焦螺旋来调节焦距,即“微调”.

(4)物镜是在转换器上的,题意知道,污点既然不在装片和物镜上,则在目镜上.

(5)因为在镜下看到的是倒像,物像“P”在左下方,应向左下方移动装片;从图中看,“P”被放大了,故需调转换器换用高倍镜.

故答案为:

(1)B

(2)甲和丁;乙和丙

(3)细准焦螺旋

(4)目镜

(5)左下方;转换器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