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下图提示的心电图改变为().

A.传导阻滞

B.室性期前收缩

C.预激综合征

D.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E.窦性心动过缓

答案

参考答案:E

问答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系一家上市公司,20×6年至20×9年对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丙公司)投资业务的有关资料如下:
(1)20×6年11月1日,甲公司与A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该股权转让协议规定:甲公司收购A公司持有的丙公司股权的20%,收购价格为2000万元,收购价款于协议生效后以银行存款支付,该股权协议生效日为20×6年12月31日。该股权转让协议于20×6年 12月25日分别经甲公司和A公司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依法报经有关部门批准。
(2)20×7年1月1日,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500万元,除下列项目外,丙公司其他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相同(单位:万元):

项目 账面原价 累计折旧 公允价值
存货 300 - 500
固定资产 1000 500 600
小计 1300 500 1100
丙公司该项固定资产原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已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费计入当期管理费用。甲公司在取得投资时乙公司账面上的存货分别于 20×7年对外出售80%,剩余20%于20×8年全部对外售出。
(3)20×7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收购股权价款2000万元,另支付相关税费10万元,并办理了相关的股权划转手续。甲公司持有的股份占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 20%,对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具有重大影响,并准备长期持有该股份。
(4)20×7年4月20日,丙公司股东大会通过决议,宣告分派20×6年度的现金股利 100万元。
(5)20×7年5月10日,甲公司收到丙公司分派的20×6年度现金股利。
(6)20×7年11月1日,丙公司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涨而确认增加资本公积150万元。
(7)20×7年9月,丙公司将其成本为800万元的某项商品以11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了甲公司,甲公司将取得的商品作为存货管理,当期对外出售60%。
(8)20×7年度,丙公司实现净利润400万元。
(9)20×8年4月2日,丙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审议董事会于20×8年3月1日提出的 20×7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方案为: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5%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分配现金股利120万元。该利润分配方案于当日对外公布。
(10)20×8年度内部销售形成的存货本期末全部对外出售。
(11)20×8年,丙公司发生净亏损600万元。
(12)20×8年12月31日,由于丙公司当年发生亏损,甲公司对丙公司投资的预计可收回金额为1850万元。
(13)20×9年3月20日,甲公司出售对丙公司的全部投资,收到出售价款1930万元,已存入银行。
要求:
1.确定甲公司收购丙公司股权交易中的“股权转让日”;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下题。

兴隆红叶情

  在城市,大抵是寻不到红叶的。到了晚秋时候,城市的树们开始焦躁不安,像幽怨的妇人,面无激情。叶子开始无奈地脱落,然后被路人踩着,被很快地扫掉。那叶子是桔黄的,斑驳的,脉络模糊。像是去妆的女子,

苍白无力。

  于是你看秋天的树,连同叶子,都被人们漠视了。树下不再有情侣们的呢喃,不再有孩子们的欢笑。倘若有人仍然站在树下,仍然对着树干发呆,那也许能引起不大不小的围观。

  城市的树们因此是悲哀的,城市树们的叶子因此也是悲哀的,不比乡下的树,不比原始的森林。

  在这个季节,我突然发现了离兰州不远的兴隆山的红叶。漫山遍野,灿烂夺目,在蒙蒙细雨的掩映下,像一幅泼墨的山水画,镶嵌在山体上,并且呈现突兀状。那红是大气的,具有山的奔放的秉性;又是含蓄的,似乎是在压抑,等候着迸裂的时刻。这个时候,红叶正是可爱的。

  小桥流水人家,这样的景致在城市我更觉得是一种幻觉,有幻觉其实也是难得。但在这里却很实在,有桥有水,至于人家,便是清扫梯道的山姑了。红叶便是在这个时候,轻轻地拂动着,你的目光随着,你的心情随着,你的思绪也随着,甚至在红叶们跌落的那一瞬间,你的心也猛地一坠。

  红叶们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尤其在微冷的山间,在有些萧瑟的深秋,它们活着,活泼地活着;它们笑着,灿烂地笑着;它们既陪衬着山影的苍茫,又主宰着生命的本色,因此它们是有理由骄傲的。

  站在树的脚下,以仰望的姿态,你会发现红叶是那样的鲜嫩,细细的雨珠随着轻微的山风不停地落下,文弱和温柔的感觉会马上在脸上洋溢开来,如果你忍不住想去触摸,你大概要落一身雨了,或者你还没有爬上树,红叶们便萧萧而下了,于是便很后悔。其实再美丽的东西攥在手心里,也会黯然失色,红叶的美丽就在于仰望。山峡、涧谷,或者在路旁,远远地看着,远远地静视,或者是透过车窗,在一首悠扬舒缓的音乐中,认真地望一望,你的心灵大约会平静许多。

  红叶们的精神是积极的,张扬的,不做作,不掩饰,不虚伪,不欲擒故纵。这样的景物,也难寻了。只有在大山里,在没有污染没有浮躁没有物欲的纯净的自然中,她才会真实地存在。

  红叶就是这样一种感觉,远观时美丽无比,近看时娇柔可爱,我甚至不知道红叶的真实的名字,不知道生长红叶的树们的真实的名字,可这些很重要吗?就像街头款款而行的女子,倘若你知道她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知道她的脆弱,她的瑕疵,那么,你的目光是不是会游离?

  我说,要是阳台上有这样一树红叶,那该多好。友人说,离开这里,红叶都会死掉,即使不死,那红色也是搀杂着另外的成分,像城市的女人的脸,被化学的东西淹没了。

  离开时,我捡了两片刚坠落的红叶,一圈是鲜红的血的颜色,中间是深厚的黄,茎像一根细微的红烛,我想女儿看到,一定会发出惊讶的叫。在城市,她也许永远都看不到真实的红,真实的黄。她的眼睛被捂得严严的。

  为什么要捂住自己的眼睛?这个深秋,看一看真实的红叶不好吗?即使想象一下在红叶的笼罩下听雨的感觉,那你就会选择逃离的方式走出城市。

小题1:为什么作者说“城市的树们”不比“乡下的树”、“原始的森林”?(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在作者眼里,红叶是一种什么形象?(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作者为什么说“在城市,大抵是寻不到红叶的”?(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4 分)

A.文章借描绘兴隆山的红叶,表达了作者对纯朴自然美的向往和礼赞,对弥漫于都市中的缺乏生命活力的生存环境的厌恶。

B.作者认为,对在城市有小桥流水人家这种景致的幻觉很难得,是因为城市里缺乏自然美。

C.全文用了多处对比来表情达意,如:城里的树与山野的树,城里树叶的形象与山里红叶的形象,城里被化学品淹没的女人与山里清扫梯道的山姑的对比。

D.文章无论是写城里的树还是写山里的红叶都用了比喻和比拟的手法,使文章显得生动形象,饶有情趣。E .第 3 自然段承上启下,使全文描写的对象由城里的树转为山里的红叶,作者在结尾又用“即便想象一下在红叶的笼罩下听雨的感觉,那你就会选择逃离的方式走出城市”一句与之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