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改错题

问题探究:(8分)

温 * * 说,“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和一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中 * * 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 现代化建设,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五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毫不放松地做好“三农”工作,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内在活力;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温 * * 作《政府工作报告》

关注“三农”是当今社会一个热点话题,古今中外事例甚多。如现代历史上,苏联(苏俄)、美国、中国都不断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体现政府关注农业,有利于农业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据此回答:(8分)

(1)唐贞观年间出现“马牛布野,斗米不过三四钱”的繁荣局面,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唐太宗采取有利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有哪些?到唐玄宗时期农业发展有何表现?(2分)

(2)苏俄 * * 得到巩固后1921年对农业政策调整原因是什么?(1分)其具体实施的农业措施又是什么?(1分)   

(3)为防止农产品生产过剩,控制农产品产量、价格,罗斯福新政的做法是什么?(1分)

(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农业生产政策进行多次调整,既有成功经验又有失误教训请 各举一例,并加以说明。(2分) 综上所述,这些措施实施、政策调整带给我们启示是什么?(1分)

答案

(1)吸取隋亡教训,多次减免租税,保证农民的土地和耕作时间。表现:唐朝农业发展迅速,生产工具改进,出现了曲辕犁和筒车,全国耕地和人口大大超过前代。

(2)国内战争结束后出现了新的困难和危机。措施: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交税后可自由处理自已的粮食。

(3)政府限制主要农产品生产,销毁过剩的农产品,由政府给农场主补偿。

( 4)成功:土地改革运动、农业合作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些措施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失误: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启示:农业发展要满足广大农民的利益;要结合国情,尊重经济建设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等。

本题考查的是古今中外的“三农”问题。唐太宗采取有利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有吸取隋亡教训,多次减免租税,保证农民的土地和耕作时间。到唐玄宗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是唐朝农业发展迅速,生产工具改进,出现了曲辕犁和筒车,全国耕地和人口大大超过前代。苏俄 * * 得到巩固后1921年对农业政策调整原因是国内战争结束后出现了新的困难和危机,其具体实施的农业措施是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交税后可自由处理自已的粮食。为防止农产品生产过剩,控制农产品产量、价格,罗斯福新政的做法是政府限制主要农产品生产,销毁过剩的农产品,由政府给农场主补偿。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农业生产政策进行多次调整,既有成功经验又有失误教训,成功的改革有:土地改革运动、农业合作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些措施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失误: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这些措施实施、政策调整带给我们启示是农业发展要满足广大农民的利益;要结合国情,尊重经济建设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等。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题目。(4分)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注释】①相接:精神相通,心心相印。②解道:吟出。③谢玄晖:即谢朓,“澄江净如练”是他的诗句。

小题1:诗人因遭谗毁而被排挤出长安,在一个秋夜独自登上金陵城西楼,遥望秋月下临江古城的夜景,内心充满       之情,因而“月下沉吟久不归”;看到同样“     ”的江景,诗人不禁想到跟他有着相似遭遇的谢朓,感慨“古来相接眼中稀”。(2分)

小题2:下列对颔联“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的品析有错的一项是(  )(2分)

A.上句写仰视,白云和城垣的影子倒映在江面上,凉风吹拂,微波涌动,好像城垣在轻轻摇荡;下句写俯视,白露从月中滴出,垂落下来,像珍珠般晶莹。

B.两个“白”字,在色彩上渲染出月光之皎洁,云天之渺茫,露珠之晶莹,江水之明净;一个“空”字,在气氛上又令人感到古城之夜特别静寂。

C.“摇”和“滴”两个动词用得非常传神,使静止的画面流动起来,使本属平常的云、水、城、露、月诸多景物一齐情态逼露,异趣横生。

D.这两句诗把秋月下的临江古城夜景描绘得逼真传神,显示出诗人对大自然敏锐的感觉和细致的观察力,也表现出诗人想象的奇特。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