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0年普鲁士颁布了钦定宪法,规定)国王人身不可侵犯……国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上议院与下议院)共同行使之。财政法案和国家预算应首先提交下院;国家预算上院可以全部通过或者全部否决……凡经任何一院或国王否决的法律草案,不能在同样会议上重新提出……。

——引自《德国史文献》

材料二 普鲁士资产阶级建立了进步党,他们在议会讨论军费预算时进行反对,使预算未获通过。1861年,新即位的威廉一世解散了议会。但是,新选出的议会再次否决了军费预算。这时,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麦为宰相兼外交大臣。……俾斯麦违背宪法规定,无视议会决议,强制进行兵制改革和使用军费开支,从而与议会中以进步党为代表的反对派发生了尖锐冲突,这就是德国历史上的“宪法纠纷”。直到萨多瓦战役那一天,议会进行改选,拥护俾斯麦的保守派获得多数,进步党失去优势。

——引自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

小题1:根据材料一,归纳指出1850年的普鲁士宪法上述内容有何特点?(2分)其说明了什么?(2分)

小题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材料一指出威廉一世和俾斯麦的做法哪些方面不合宪法?(5分)

小题3:你如何看待评价在“宪法纠纷”中俾斯麦的胜利?(6分)

答案

   

小题1:初步具有代议制度的形式,但专制主义的色彩仍很浓厚。(2分)说明:普鲁士正在由封建君主政体向立宪君主制度转化。(2分)

小题2:宪法规定凡议院否决法案不得重提,而威廉一世却多次重提被否决的预算。(2分)规定财政预算的批准权在国王和议院,议会否决后,俾斯麦却无视宪法规定而强行实行。(2分)

小题3:俾斯麦改革是执行“铁血政策”完成德国统一必需的,因而具有进步性。(3分)但他以强制手段推行,又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力量的软弱。(3分)

该题是以德国君主立宪制为主题来进行命题的。

小题1:考查学生筛选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一“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上议院与下议院)共同行使之。财政法案和国家预算应首先提交下院……”概括德国有议会,但皇帝依然掌握实权。

小题2: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材料的能力。材料一宪法规定凡议院否决法案不得重提,而材料二中威廉一世却多次重提被否决的预算。材料一宪法规定财政预算的批准权在国王和议院,而材料二中议会否决后,俾斯麦却无视宪法规定而强行实行。

小题3: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和调动知识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注意辩证地考虑问题。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