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改错题

阅读下列材料(本小题10分)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引自《贞观政要》

材料二“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引自《贞观政要》

材料三 主与魏征讨论用人时说:“为事择官,不可粗率。用一好人,别的好人都来了;用一坏人,别的坏人都跟着进来。”魏征说:“这是对的。天下未定,主要用人的才干…….天下已定,那就必须是德才兼备的人才任用。”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朕指的是谁?他在位时开创了什么盛世局面?(3分)

(2) 材料二体现了这位皇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请举一列加以说明。(2分)

(3)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这位皇帝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1分)对此他在执政当中采取了怎样的措施?(1分)

(4) 材料三的对话,表明唐朝用人的标准是什么?(1分)对我们今天有何借鉴意义?(2分)

答案

(1)唐太宗,贞观之治

(2)开明;文成公主入藏,优抚颉利可汗等

(3)实质问题: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减免租税

(4)标准:用有才之人和德才兼备的人

借鉴:用人一定要主要真才实学,德才兼备是任何时期用人的标准。

题目分析:(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

(2)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他对各民族同等重视,加强同少数民族往来,如文成公主入藏、册封回鹘首领为怀仁可汗等等。

(3)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同时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他还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

(4)唐太宗“以人为镜”,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重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他用人的标志是用有才之人和德才兼备的人。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强盛时期。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武则天统治时期被人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朝的历代皇帝励精图治,为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开元盛世”打下坚实基础。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