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显微镜是自然科学实验中常用的教学仪器,现有一台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甲、乙、丙、丁四个镜头.其中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若使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应选用(  )

A.甲、丁

B.乙、丙

C.甲、乙

D.丙、丁

答案

通过分析题意可知:在用显微镜观察物像时,要想使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应选择放大倍数最大的目镜和物镜.目镜没有螺纹,物镜有螺纹,所以甲、乙为物镜,丙、丁为目镜.在物镜中,越长的放大倍数越大,越短的放大倍数越小.所以甲的放大倍数比乙的大;目镜中越长的放大倍数反而越小,越短的放大倍数越大,所以丁的放大倍数比丙要大.

故选:A

材料分析题

读下面材料,结合“中亚”图,回答下列问题。

    2001年6月15日,江 * * * * 宣布“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会议开幕。他说:“今天,公元2001年6月15日,将载入史册。我们在这里隆重聚会,将宣告欧亚大陆一个新的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的诞生。这是我们六国在深化合作的道路上迈出的历史性步伐。”

(1)“上海合作组织”是“上海五国”多年来积极合作的结果,标志着“上海五国”合作进程迈上了新

台阶。必将进一步促进成员国之间的团结与合作。“上海五国”成员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在此基础上决定吸收________(国家)为新成员国加入“上海合作组织”。

(2)“上海合作组织”的6个成员国中,其中有4个位于中亚,请把4个国家国名填注在“中亚”图上。

(3)中亚地区深居亚洲内陆,受海洋影响小,属_________气候类型,植被以_______和_______为主。

(4)中亚是世界上仅次于________(国家)和美国的第三大产棉基地。_______(国)因盛产棉花被称

为“白金之国”。

(5)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是________。

(6)我国新疆境内的铁路在阿拉山口与_______(国)的铁路接轨,从_______洋沿岸经中亚与________

洋沿岸之间架起一座由铁路构成的“陆桥”,这就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它东起我国的________,西至

荷兰的________。在我国境内的铁路沿线附近是我国三大工业地带之一的_________工业地带。

论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