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翻译题
英汉互译。
1. cold and snowy ______  
2. ride a bicycle ______
3. Nice to meet you. ______ 
4. Spring Festival ______
5. What's wrong with you, Danny? ______
6. 圣诞树 ______  
7. 步行去上学 ______
8. 吃晚饭 ______
9. 现在几点了?______
10.明天见!______                                         
答案

1. 寒冷的雪天 2. 骑自行车 3. 见到你很高兴。4. 春节  5. 丹尼,你怎么了?  

6. Christmas tree 7. walk to school  8. have dinner  9. What time is it? 10. See you tomorrow!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下面是一组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材料
材料1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特别是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结构性的变化是非常显著的。这种变化既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也包括消费结构的变化。从经济结构变化看,近几年我国呈现出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特征。重化工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去年已达67.6%。重化工业往往是高能源消耗、高资源消耗的产业,它的加速发展是造成近几年资源、能源紧张的最主要原因。从消费结构的变化看,特别是一些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实现从传统的“吃、穿、用”到“住、行”的升级。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升级导致了资源消费强度的增强、使用方向的变化。
另一个新情况是,我国出现了快速城市化现象,城镇化水平以人平均一个多百分点的速度增长,相当于每年从农村转移1400万~1500万人到城镇。目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是41%,到2020年估计达到60%左右。一般来讲,城镇人口人均能源消费是农村人均量的3.5倍。大规模农村人口转移既是必然趋势,这必然会相应增加能源和资源的消费。
我国的资源总储量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占有量居第53位,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大量不可贸易的资源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矿产资源国内供应能力、保障能力也不足。在45种重要战略性资源当中,据估计到2020年时我们将有9种严重短缺,有10种短缺。所谓短缺是指某种资源的外贸依存度在40%~70%之间,外贸依存度超过70%以上为严重短缺。
材料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的,为此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上世纪最后20年,我们以能源消费翻一番为支撑,实现了GDP翻两番的目标。本世纪前20年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可以预见,随着经济增速加快,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的消耗将不断增加,资源紧缺的问题将日益凸显。但在现实生活中,“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仍较突出。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外先进水平高40%。而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40%。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5~25个百分点。矿产资源总回收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不久前,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最新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中国位居第133位。报告指出,低产值、高污染的生产模式将造成国家未富资源、环境先衰。这些数字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资源对于支撑“粗放型”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
材料3
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一五”时期,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二○一○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二○○○年翻一番;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
请回答:

结合材料2,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有关原理分析说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