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试取样时,应该根据哪些因素确定样本的大小
参考答案:在进行实验研究时,由于很多情况下,无法对总体进行全面考察,所以需要从总体中抽取能代表总体的样本作为考查对象。
一般应根据以下几方面因素来确定样本大小:
(1) 研究对象总体的性质
总体的大小及其分布的离散程度是决定样本大小的首要条件。一般来说,总体越大,相应需要的样本容量越大。总体的离散程度越大,相应需要的样本容量也越大。
(2) 研究目标、方法和研究者的经费、经验、时间、精力等主客观条件
在决定样本大小之前,应考虑为取得和运用较多样本所需的成本和费用。例如,进行访谈法调查只能选取容量有限的研究样本。
(3) 研究允许的最大误差和推论犯错误的概率
进行平均数的估计时,当确定α后(0.05或0.01) ,总体标准差和最大允许误差是决定样本容量的两个因子。
在平均数的假设检验中,确定了α与β之后(由研究者自己确定),样本容量n决定于总体标准差和所假设的总体差异。
(4) 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
样本容量一般情况下不小于30,这是根据样本分布的原理确定的。因素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所需的样本容量一般为10~20倍,最少不能少于5倍。若是为了检验误差和推论可能出现的错误的概率,需要用公式计算样本数目。
(5) 总体同质性和取样方法
在采用简单随机取样法时,为了达到确定的准确度,所需样本大小随总体同质性下降而增大。在采用分层随机取样法时,各层次已尽可能同质,因而选取较小样本。
一般观点认为,为了样本能够有效地代表总体,能从一定研究数据做出有效的结论,就必须要采用大样本。但方法论研究证明,当样本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更大的样本对提高研究的准确性的作用就不显著了。所以确定样本的大小应该综合考虑以上各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