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08年12月15日,海峡两岸空中、海上直航和直接通邮正式启动,两岸同胞期盼已久的“通邮、通航、通商”终于实现。“三通”的实现,对于推动海西建设将带来长期利好。2009年5月4日,国务院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这对福建省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
材料二:“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探索适合本省的发展战略,从“大念山海经”到“推进海峡西岸区域城市联盟”,再到“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初步形成“山海联动”“闽台联动”的发展格局。
阅读材料,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
(1)结合材料,用联系的观点说明“三通”实现的理论依据。
(2)有人认为“实践证明,‘先行区’发展战略是真理,它是不会改变的。”请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加以评析。(12分)
(1)①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三通”的实现把握了事物固有的联系。(4分)②联系是多样的,要求我们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多种条件。“三通”的实现把握了两岸发展的有利条件。(4分)③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要求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又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三通”的实现,对促进两岸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4分)
(2)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实践是检验真理性认识的标准。两个“先行区”发展战略根据福建和海西的客观实际提出,指导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客观真理。(4分)②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两个“先行区”发展战略要顺应时代要求,符合变化的客观实际,实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分)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两个“先行区”发展战略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发展。(4分)
第(1)小问设问比较具体直接,考察联系的观点,结合材料从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等角度,依据教材知识作答即可。第(2)小问考查真理的有关知识,依据教材知识作答,注意运用教材观点评析题中观点,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