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改错题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贞观政要》

材料三: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哪一位皇帝之口?这位皇帝在位时出现了什么治世局面?(2分)

(2)材料一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他认识到什么问题?(4分)

(3)材料二反映了这位皇帝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为此他采取了什么有效的统治措施?(一项即可,4分)

(4)材料三中的被当时皇帝称为“人镜”的是谁?这位皇帝重用的人才还有哪些?(一位即可,2分)

答案

(1)唐太宗、贞观之治(2分)

(2)意思:君主好比船,百姓好比水,水能够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它掀翻。(2分)

认识: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2分)

(3)根本目的: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2分)略(2分,一项即可)

(4)“人镜”:魏征(1分)、房玄龄、杜如晦(一项即可,1分)

题目分析:

第(1)问,由材料中的“《贞观政要》”可以知道,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唐太宗的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指的是,唐太宗,唐太宗在位时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史称“贞观之治”。

第(2)问,主要考查唐太宗的治国思想的相关史实,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材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的“舟”比喻的是君主,“水”比喻的是百姓,意思就是:君主好比船,百姓好比水,水能够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它掀翻;说明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唐太宗的治国措施的目的的准确理解与认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中的“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说明唐太宗采取的措施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措施有:重视发展生产;提倡节俭;合并州县;重用人才等。

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唐太宗的治国措施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唐太宗重视任用贤才,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魏征死后,唐太宗说他失去了一面镜子;除此之外,他还重用房玄龄和杜如晦做宰相。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