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t℃时,将100 g某物质A的溶液蒸发掉10 g水,恢复至t℃,析出2.5 g晶体;再蒸发掉10 g水,恢复至t℃,析出7.5 g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时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若A是CuSO4,则7.5 g晶体中含水2.7 g

C.t℃时A的溶解度为75 g

D.原溶液中A的质量分数为40%

答案

AB

根据两次析出的晶体质量可知,原溶液是不饱和的,A正确;硫酸铜析出带5个结晶水,则结晶水带质量是,B正确;由于析出的晶体中是否含有结晶水,无法确定,所以不能计算溶解度,因此CD都是错误的,答案选AB。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代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在丝织业中心苏州和杭州,一些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利用积累的资金,购买几张至几十张织机,开设机房——手工工场,雇佣几名至几十名机工进行生产。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人教社·必修2)

材料二:

这种账房不但在自己工场内雇工进行生产,同时支配着大批家庭工人和独立小业主的劳动,同这些小业主的关系来说,账房业主就是包卖主。这样包卖主和工场主集“账房”于一身,这种商业费本与工业资本之间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是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最明显的特征。

材料三:

明代的经营地主虽然还属于封建地主的范畴,但已带有若干资本主义特点,它是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过渡的一种生产形态,它预示着农村新的转变即将开始。

材料四:在清代使用雇工经营商品生产的经营地主已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特别是清代还出现了佃富农……,他们“雇佣工人”“植山场”,除播种粮食作物外,多植烟草、白麻等经济作物。

——以上三则材料均摘自《简明中国经济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请回答:

材料一、二反映了明清时期的哪几种资本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他们经营的三种手工业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