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归纳法和比较分析是学习、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试运用这两种方法解答以下问题:

(1)孙中山和甘地是“亚洲觉醒”中的两位先驱,他们分别被誉为“中国的民主共和之父”和“印度自由的灯塔与向导”,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二者为何能够赢得这样的盛誉?

(2)孙中山和甘地在领导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指导思想)上有何不同

⑶依据下列材料比较分析影响两者走不同道路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  1894年,孙中山上书直隶总督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但遭到冷遇。孙中山由此感悟到“和平方法无可复施”。

材料二  1893年以后的22年中,甘地将印度教派的仁爱、不杀生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甘地主义”的思想。

——以上两则材料均引自人民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答案

(1)孙中山: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实行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王专制制度、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积极捍卫民主共和、促成国共合作等。

甘地:提出甘地主义思想、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为印度民族独立开辟了道路。

(2)道路(思想):孙中山:暴力革命;甘地:非暴力不合作。

⑶成因:孙中山改良道路受阻;甘地受到“仁爱”、宗教思想的影响较深。

本题主要考察孙中山、甘地在领导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过程中主要活动和思想,二者关于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道路的不同及原因。(1)结合所学内容即可回答,(2)注意题意中的比较分析法。(3)从材料归纳总结即可。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