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独立后的土耳其,在凯末尔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进下,社会生活不断向世俗化和现代化迈进,尤为典型的是

A.颁布了土耳其第一部宪法

B.工商业得到了发展

C.实现了教育与宗教分离

D.妇女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答案

答案:D

题目分析:紧扣社会生活方面分析,只有D符合题意,A符合法制方面, B符合经济方面,C符合教育方面,都与题干无关。

点评:凯末尔改革主要内容包括: 1,改革国家体制。1922年11月大国民议会宣布废除素丹制。1923年10月宣告土耳其为共和国。1924年3月废除哈里发制。凯末尔当选为共和国第一任总统,被称为“土耳其之父”600年之久的 奥斯曼帝国寿终正寝。1928年,土耳其从宪法中删除了“伊斯兰教为土耳其国教”的条文。2,改革法制。废除了伊斯兰教法规,并且以欧洲国家法律为蓝本,制定了民法,刑法,商法三大法典。3,改革经济。以国家主义为改革的指导思想,鼓励发展民族经济,建立国营企业,保护关税,控制外汇和外国投资。学习苏联,从1933年起执行经济的五年计划,这奠定了土耳其现代化军基础。4,改革文化教育。建立世俗学校,规定学校必须加强非宗教的现代化教育和民族意识教育,必须向受教育者传授西方科学技术文化和思维方式。1928年,进行了文字改革,用拉丁字母代替阿拉伯字母。5,改革社会生活习俗。废除一夫多妻制和伊斯兰教的各种陋规,提倡男女同样,妇女不戴面纱,抛弃封建时代装束,采用西装礼貌。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班主任王老师在晚自习时发现教室地面上纸屑很多,便让劳动委员打扫,自己就去另一个班上课了。劳动委员见老师走后停止了打扫,心想放学后就该值日生值日了。不料,一会儿检查工作的校领导发现了班里卫生极差,给班级以严厉的批评。

第二天有班会课,王老师决定以“让一切劳动都爆起火花”作为班训,同时结合“扫屋风波”,以此为主题召开主题班会,为养成“爱学习、讲文明、守纪律、爱劳动”的良好班风奠定思想基础。第二天,王老师抓紧一切时间,找班干部谈话,分析得失,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下午,班会如期举行。

教室墙上贴上了火红的“班训”:让一切劳动都爆起火花。同学们感受到了一种强烈氛围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劳动委员和其他班委成员、同学们纷纷上台发了言,他们个个神情严肃,认为以前没有形成很好的配合,自身存在一些问题等,纷纷表示不会让“扫屋风波”在班级中重演。同学们很快有了认同感,他们认识到自己属于这个集体,这个集体需要每个成员共同建设。大家一同制定了班级卫生责任制。劳动委员也打消了“引咎辞职”的念头,化内疚为动力,勤奋工作。

此后,这个班的班级卫生一直在学校保持先进,其他各方面也都有起色。他们很快就获得了学校“先进班集体”的称号。

问题:

(1)结合案例谈谈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标准是什么。(5分)

(2)分析一下王老师组织的班会成功的原因。(7分)

(3)作为一个班主任,应如何管理班级?(8分)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