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铁路是工业文明的组成部分,20世纪初的印度和中国对发展铁路有不同的态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甘地认为“印度的得救在于抛弃它五十年来所学到的东西。铁路、电报、律师、医生等等都必须丢开”,主张恢复以手纺车为标志的农村工业,来对抗西方工业文明。只有用以手纺车为标志的农舍工业代替集权化的城市大工业,才能避免竞争和剥削,消灭失业和贫富差别,过简朴宁静的生活,从而实现非暴力的社会理想。他认为以大机器为象征的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正是导致印度衰落和贫困的根源。

——张杰《铁路与民主》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一再强调中国要发展铁路。……在国弱民穷形势下,如何修建铁路?'孙中山主张铁路民办国有,实行对内、对外开放。如果国民有力承担,自应由国民兴办……经营4 0年后收为国有。谈到利用外资,他列举了三种具体方式:一是借款修路,国人自办;二是招股修路,华洋合办,主权属我;三是批给外国人承办,期满铁路无价收回。孙中山特别重视在利用外资中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特别强调兴筑铁路要防止资本家垄断,他说:“我们一面图国家富强,一面当防资本家垄断之流弊”。

——孙永福《孙中山与中国铁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甘地对修筑铁路的态度,并作简要评价。(6分)

(2)材料二中孙中山强调“兴筑铁路要防止资本家垄断”体现了他的哪一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主张产生的背景。(4分)

(3)根据材料一、二,归纳甘地和孙中山在思想上的共性。(4分)

答案

(1)态度:反对修建铁路。(2分)

评价:积极方面,看到了西方文明的局限性,反映了印度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愿望。消极方面,对西方工业文明采取对抗、抵制的态度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4分)

(2)主张:节制资本(2分。答到民生主义可给1分)。

背景:吸收了西方由于垄断的出现导致贫富分化严重,阶级矛盾尖锐的教训后提出。(2分)

(3)防止贫富分化,实现国家富强;抵制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4分)

题目分析:(1)从材料很容易可以看出,甘地看到了西方近代文明的局限性,反对修建西方近代化的铁路,主张发展农舍经济。这显然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落后的思想。(2)孙中山强调兴建铁路不要被资本家垄断这是反映了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中节制资本的思想。当时国际上垄断组织出现,贫富分化更加严重,孙中山希望能够避免西方所走的错误之路。(3)孙中山的节制资本的思想和甘地的反对工业化的思想都有防止贫富分化,实现国家富强;抵制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共性。

点评:甘地反对近代文明,曾推行手纺车运动。手纺车运动为经济上濒临绝望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提供了生计,既保存了印度最低的生产力,又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手纺车运动不但是反英斗争的物质武器,更是反英斗争的精神武器,但是这种思想明显的具有局限性。孙中山民生主义主张积极的兴办铁路,引进西方的近代文明,同时也看到了西方近代文明的局限性,主张收归国有。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