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患者,男,38岁,上腹疼痛6年,餐前痛、伴反酸。近日疼痛加重,且呈持续性向腰背部放射,有时低热,胃肠钡餐示:十二指肠球部变形,血白细胞11×10/L,N0.78。诊断首先考虑为()。

A.慢性胃炎

B.胃溃疡

C.胃癌

D.十二指肠穿透性溃疡

E.胃黏膜脱垂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反酸、餐前痛多见于十二指肠溃疡,胃肠钡餐十二指肠球部变形进一步提示十二指肠溃疡。持续性向腰背部放射提示可能已出现穿透性溃疡。穿透性溃疡发生后常继发感染。此患者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高,更加支持诊断。故选D。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练习。

炳烛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B、于厅事之东北角

C、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D、游于是乎始

2. 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粗词。

⑴恐已矣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盲臣敢戏君乎______________

⑶士别三日,即刮目相待________

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_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经:指儒家经典。博士:指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可不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每处所填不超过5字)

5. 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