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所谓居民消费率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一年内居民消费总额占GDP的比重
注:一般而言,发达国家平均消费率为60%。
图二:
“十一五”规划完成情况与“十二五”规划目标 | |||
类别 | 指标 | 十一五期间(2006-2010) 年均增长 | 十二五期间(2011-2015) 年均增长 |
经济增长 | 国内生产总值 | 7.5 | 7 |
人民生活 |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5 | >7 |
(2)图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请结合图一,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十二五”期间经济规划中提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的合理性。(6分)
(3)扩大内需是“十二五”期间我国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构建“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从立法、监管、诚信等环节入手,为我国居民愿意消费、敢于消费不断创建适宜的环境条件。请分析构建“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要从立法、监管、诚信环节入手的经济学理由。(三个角度任选两个角度写即可)(4分)
构建“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 | 经济学理由 |
从立法角度入手 | |
从监管角度入手 |
(1)“十二五”期间我国的经济目标和“十一五”期间比较,放缓了经济发展的速度,但对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要比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更快。(2分)
(2)图一反映的经济现象为:我国消费率在十一五期间持续下降,并且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分)
我国经济增长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并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生活,是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我国十二五期间着力于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分)
如图一所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消费的增长呈现下降的趋势,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的不足会阻碍经济的发展,为此我国必须扩大消费需求来拉动经济的增长。收入决定消费,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或者提高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都有利于人们增加消费,从而发挥消费对生产的拉动作用。(2分)
所以,我国在“十二五”期间要着力于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4分)
构建“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 | 经济学理由 |
从立法角度入手 |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必须用法律规范把市场主体的行为、市场秩序等纳入法制的轨道,促使市场经济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
从监管角度入手 | 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的缺陷,必须运用好宏观调控,加强市场监管,规范生产经营者活动和市场秩序。 |
从诚信角度入手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道德建设,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普遍笃信诚信的原则,才能使交易变得顺利,降低经济活动的成本,使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