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看图,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汴水》胡曾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河怀古》皮日休

请回答:

(1)两则材料中所说的“千里长河”“此河”指的是哪条河?这条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时修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图,你会不会填空,请填写在答题纸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两首诗的作者都是唐朝人,他们对此河的评价有何不同,你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大运河;隋炀帝。

(2)北端点:涿郡今北京;连接黄河与淮河段:通济渠;南端点:余杭今杭州。

(3)材料一胡曾认为隋朝灭亡是因为大运河的开凿,材料二皮日休认为如果没有隋炀帝奢侈腐化的事情,修大运河的功劳可以与大禹相提并论。同意皮日休的观点,

胡曾诗认识到大运河的开凿加重人民负担,成为隋亡的重要原因,但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修大运河只是其暴政的一个表现,并非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皮日休既看到大运河加重人民负担的一面,又看到大运河的积极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皮日休对大运河开凿的评价是比较客观、全面的。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