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隋朝大运河与明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所建的两项伟大工程。

 

大运河苏州段                                                           明长城   

请回答:

(1)隋朝能够开通大运河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大运河以什么为中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种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代重修长城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明长城最东到达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清朝历史与长城有很大的关系,举出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上述材料说明,统治者修建这种大型工程最根本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隋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洛阳。

(2)不完全正确。材料肯定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但把隋朝的灭亡仅仅归结为“水殿龙舟事”则是不全面的。

(3)防范蒙古骑兵南下侵扰;鸭绿江。

(4)清军入关。

(5)巩固统治。

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

  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欲逐之。鲁连谓孟尝君曰:“猿猴错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则骐骥不如狐狸。曹沫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而操铫耨与农夫居垅亩之中,则不若农夫。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今使人而不能,则谓之不肖;教人而不能,则谓之拙。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使人有弃遥,不相与处,而来害相报者,岂用世立教之道哉?”孟尝君曰:“善!”乃弗逐。

  注释:①舍人:门客。②错:用“措”,放弃。③曹沫:春秋鲁庄公时武士。④铫耨(yáo nòu):农具。⑤尧:传说中的远古圣君。⑥用世立教:治理国家,教化百姓。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

①使曹沫其三尺之剑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尧亦有所不矣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岂用世立教之哉 不通,度已失期

B.与农夫居垅亩中 居庙堂高则忧其民

C.使人有弃逐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D.弗逐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将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曹沫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与文章蕴含的道理相同的一项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C.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D.精诚所至,金石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