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随着去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低碳”一词“一夜爆红”,低碳作为应对

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正影响和改变世界经济发展模式、对自然资源索取的方式以及人们生活的习惯和思维方式。为此某校高三(1)班同学开展了以“注重生态环保,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情境一 同学们通过搜集材料了解到,我国正处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更为突出,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长期沿用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模式,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了巨大浪费,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 “低碳经济”势在必行。

(1)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

情境二 同学们还了解到,在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中,要做到“六个依靠”:依靠结构调整,这是节能减排的根本途径;依靠科技进步,这是节能减排的关键所在;依靠加强管理,这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依靠强化法制,这是节能减排的重要保障;依靠深化改革,这是节能减排的内在动力;依靠全民参与,这是节能减排的社会基础。

(2)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我国政府迎接低碳经济提出相应的具体措施。

情境三 “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先是从国外兴起,可以理解为: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国外的一些减碳做法也值得借鉴,日本和欧盟已经全面禁用白炽灯;哥本哈根以生活质量高和重视环保等因素位列榜首。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低碳一族正在慢慢形成。他们不差钱,但追求一种简约的低碳生活方式。

(3)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对构建低碳生活提出建议并说明理由。

答案

(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发展低碳经济是缓解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需要。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发展低碳经济,培养企业经营者和广大消费者的节能环保意识,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这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2)①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市场机制。

②加强自主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科技创新。

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④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绿色经济。

⑤引导公民树立环保意识,养成低碳生活方式和习惯,建设节约型社会。

(3)①积极开展有关低碳生活的宣传教育活动。优秀的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吸收借鉴国外低碳生活方式的有益成果。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单项选择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