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量定值电阻阻值”和“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
(1)小明正确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一位置时,观察到电流表示数为0.2A,电压表示数如图甲所示,则定值电阻阻值为 Ω;
(2)小明仅把这一次实验测得的阻值作为最后的结果,你认为合适吗?
理由是 ;
(3)测出电阻后,小明将电路中的定值电阻换成了一个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图乙是小明重新连接的不完整的电路,请你用笔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亮);
(4)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 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如果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5)另一实验小组按正确方法完成实验后,分别绘制了定值电阻和小灯泡的U - I图像,如丁图所示,则表示“定值电阻”的U - I图像的是 (填“甲”或“乙”),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
(1)10 (2)不合适,没有进行多次测量,实验误差大(3)见图
(4)2.5, 0.75 (5)甲 (1分) 定值电阻阻值一定,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或灯泡的灯丝电阻受温度影响,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2分)
(1)电压表选择0~3V量程,每一个大格代表1V,每一个小格代表0.1V,电压为2V,R="U" /I ="2V" /0.2A =10Ω.
(2)只把一次实验测得的阻值作为最后结果是不合适的,因为定值电阻的阻值是不变的,要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3)滑片右移,灯泡变亮,电路电流变大,电路电阻变小,滑动变阻器要接入右半段,滑动变阻器要接B接线柱,把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如图.
(4)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电压,电压表示数为2.5V时灯泡正常工作.
电流表选择0~0.6A量程,每一个大格代表0.2A,每一个小格代表0.02A,电流为0.3A,
P=U'I'=2.5V×0.3A=0.75W.
(5)甲图不变的,电流跟电压成正比,甲是定值电阻.
乙图的U /I 的比值是逐渐增大,乙图表示灯泡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