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展,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

道(同“导”,治理、引导)之以政,齐(整治、约束)之以刑,民免(避免犯罪)“‘而无耻(羞耻之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正).   

——《论语》

材料二 城邦的公民显然彼此是兄弟,但他们的构成和能力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在城邦中的职责和地位也不同。神用金子创造了具有统治能力的统治者,用银子创造了武士,即统治者的辅助者,用铜和铁创造了农夫和匠人.

——柏拉图《国家篇》

材料三 假如公正是少数人的意愿,就会出现暴君.假如公正是以数目取胜的多数人的意愿,他们就会行施不公,没收少数富人的财产……人们应该选取中庸,既不过度,也不无及.

——《亚里士多德全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三人思想差异的原因。

(3)为了传播他们的思想,他们采取的共同方式是什么?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4)我们对他们的思想应该如何评价?

答案

.(1)孔子:以德治国,以礼来规范人的行为。柏拉图:国家按能力的不同进行分工,各司其职。亚里斯多得:公正是在多数人和少数人的意愿之间实现中庸。 (2)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状况;个人的学识和经历。 (3)兴办学校,传播思想。孔子兴办私学;柏拉图创办柏拉图学园;亚里斯多得兴建吕克昂学园。 (4)是一定的历史的产物,有其合理的成分,对后世产生重人影响。

本题考查了对历史人物思想观点的概括,差异原因,实践行动以及认识。

第一问重点考察学生的提取信息能力。从材料一可看到:为政以德、齐之以礼,也就是以礼来规范人的行为。从材料二可看到:公民……能力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在城邦中的职责和地位也不同,也就是按能力分工,各司其职。从材料三可看到:公正、少数人的意愿、多数人的意愿、人们应该选取中庸,既不过度,也不无及,也就是公正是在多数人和少数人的意愿之间实现中庸。

第二问:影响思想差异的因素可从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环境等客观因素出发,结合人物的阶级立场、个人素养和经历来分析。

第三问:主要考察历史人物的有影响力的重要活动,根据所学可知三人都通过兴办学校,传播思想。孔子兴办私学;柏拉图创办柏拉图学园;亚里斯多得兴建吕克昂学园。

第四问:评价思想结合时代背景,根据其主张和对后世的影响分析其进步性或局限性,

选择题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