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1.杭州瓜菜老板高志红这些天一直闷闷不乐。眼看春节瓜菜运销旺季来临,他发放给海南各地菜农的2万多元种子钱,还一分钱没有收上来。日前,他对记者抱怨说:“一些菜农不按合同办,把菜卖给那些‘黑客’,心里着急着呐!”  2.高志红讲的“合同”,是指放种商与菜农签订的保价收购订单。放种商事先把种子发给菜农,并约定最低保护价。当市场行情低迷时,按保护价收购;当市场俏销时,瓜菜随行就市,而种子钱则要等瓜菜全部收完时才能收回。  3.这种瓜菜生产模式,目前风行海南,并广为推广。按理,其主要受益者是菜农,因为他们只要依订单种菜就行,无需承担更多的市场风险。但问题是,一旦瓜菜俏销时,总有那些没有与农户签订任何合同的收购“黑客”,以每公斤高出放种商0.1元的价差暗中大肆抢购,一些菜农见钱眼开,而置合同于不顾,把瓜菜高价卖给“黑客”。高志红收不到瓜菜,意味着种子钱也收不回来了,辛辛苦苦白忙了不算,连本钱也赔了,能不烦心吗  4.高志红的遭遇,不少放种商都经历过。1月9日,杭州来的另一个放种商封鑫明也曾向记者反映过这个问题。这位在海南安定、乐东、三亚等6个市县放种了上万亩的瓜菜大户,已在海南住了3个月,眼下他最担心的,就是极少数菜农以一时之利而不守信用。  5.海南目前最大的反季瓜菜生产运销企业“中海永青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也有同样的苦衷。1月12日,中海永青生产技术部董柱告诉记者,元旦前夕,内地少数收购商见海南黄皮小尖椒俏销,就跑到海南来以每公斤高出1毛钱的价格恶意抢购,一些菜农不顾订单私下出售。中海永青为遏制这一扰乱市场的行为蔓延,针锋相对,反过来又以高出外地“黑客”的价格向合同农户收购,“黑客”见势不妙望风而逃。  6.中海永青财大气粗,并着眼长远,不在乎这样一些小的损失。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如何处理协调好与菜农的利益关系,他们同样没有更多的招数。  7.当然,也有个别放种商不守合同。澄迈太平乡堂北村菜农洪光南种了十年反季瓜菜,他除了自家种菜外,还兼做放种大户的代理商,协助放种商负责上千亩瓜菜的管理与收购。他说:“去年有一阵子市场瓜菜价格大跌,个别放种商拒收瓜菜,不少菜农看着瓜菜烂在地里,找谁呀!”  8.令人欣慰的是,元旦期间,杭州市场上小尖椒滞销,放种商封鑫明还是坚持在乡间收购。他说:“本来多收即要多赔,但合同农户把尖椒送来了,我能说不收吗”人心都是肉长的,过不久,市场行情转好,有“黑客”前来抢购,那些与封老板签了订单的农户也同样不为一时的利益所动。他们心里都明白,失去了信用,即失去了发家致富的机会。  9.海南省农业厅厅长肖若海指出:“订单,是海南瓜菜走向岛外市场的必由之路;信用,是实现订单农业的生命线;就全省而言,信用缺乏尚是个别现象,但为了海南瓜菜更好更快更健康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根据上述资料,自选某一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联系实际,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答案

参考答案:可由所给材料反映的问题出发,首先点明信用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其次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信用是市场竞争中坚实的立脚石。也可用百年老店冠生园的惨痛教训为例,从反面证明企业不可无信。进一步可阐述信用作为中 * * 优良的道德传统一直为世代所推崇,并由此得出“中国是讲信用的国家”。最后可通过中关村开出了首批信用“红名单”的做法和浙江省委郑重向全省提出着力打造“信用浙江”的倡导这两个事实,指明“打造信用中国”应该作为中国市场经济生存与发展的目标。               打造信用中国  信用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是市场经济必备的道德理念与法律意识,要求生产经营者诚实守信、依法签约、认真履约。但是一些菜农和放种商不讲信用,违背合同,互损了双方的经济利益,严重违背了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则。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尊重价值规律又充分调动利益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市场的公正和完善,参与市场竞争的合法权益,都需要信用的支持和保障。  市场竞争中,信誉、信用是最坚实的立脚石。诚实守信,是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灵魂。“信用就是金钱”。善待信誉者,必为信誉所善待。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传统:像爱护眼珠那样爱护企业的信誉。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企业如无信,不知其可也。百年老店南京冠生园,因为“陈馅做新饼”,几代人苦心经营创下的金字招牌毁于一旦。这是一个极为惨痛的教训,足令个别信奉掺杂使假是“生财有道”、恪守信用是“傻蛋”的企业经营者警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和国际竞争的加剧,聪明的企业家得出了新的结论:要想在市场上站住脚,就得“《论语》加算盘”。这里的《论语》,指的是中 * * 优良的传统道德。中国人本来就是以诚信闻名于世的。君子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讲究诚实和信用,则为各家所共有:“诚者天之道也,诚者人之道也。”“言必信,行必果。”“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至诚则无它事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则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概括为三民主义的道德规范。  中 * * 党人为我们民族传统的道德规范注入了新的含义。毛 * * 同志在讲到 * * 党员的基本素质时,一向强调“忠实”、“襟怀坦白”、“心口一致”。邓 * * 同志指出:“一切企事业单位,一切经济活动和行政司法工作,都必须实行信誉高于一切。”江 * * 同志说:“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就不可能发展。要在全社会强化信用意识,加强公民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中 * * 党中的优秀分子都是对人民“诚信”的典范,比如雷峰“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带领人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 * * 的伟大复兴,则是当代 * * 党人“诚信”的根本体现。  “中国是讲信用的国家。”朱蓉 * * 如是说。近日,中关村又开出了首批信用“红名单”,多家信用良好的企业榜上有名;而在浙江,省委郑重向全省提出着力打造“信用浙江”。这一南一北的做法给中国市场经济的生存与发展指明了明确的目标,那就是:“打造信用中国”。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春从心出    刘心武

愿乘火车,喜欢那窗外舒卷的田园画面;愿乘轮船,喜欢那船头劈开的浪花飞溅;愿乘飞机,喜欢那舷窗外的云海无边……旅行之乐,在起点,在终点,更在那前往中的沿途浏览。

愿有机会,被准允一个人进入没有演出的剧场,随便选一个适中的座位,静静地坐在那里,凝望那垂闭的大幕,在万籁俱寂中,以回忆,以想像,以对自己钟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的深深感激,以对艺术的敬畏与对审美的忠贞,从心灵里,演绎出一幕又一幕的活剧,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神秘莫测,难以言喻……啊啊,那是怎样的一种超级享受!

当近照堆积如山时,我们厌倦了摄影,甚至消退了清理回味的兴致。可是,我们对旧照片的窥视欲久盛不衰。难道,非得当岁月梳篦过的残照,零星如梳齿上的断发时,我们才能懂得珍惜,生发出琴弦般颤动的情愫么?

以往,害怕走进书店,是因为总觉得那陈列出的新书,有许许多多都应该抓紧购买,而自己囊中羞涩,欲壑难填——甚至仅仅是站在书店的橱窗前,便有一种受到特殊强刺激的感觉,怦然心动,难以自持;常常是,进去时拼命告诫自己不得癫狂,而出来时却囊空如洗,抱着一大包书,踽踽独行在长街之上,因为连乘公共汽车的钱也没留下,步行抱书回家真乃苦难的历程……及至回到家中,洗手沏茶,仰坐观书,那一份悠哉游哉的劲头,噫,亚赛小神仙!如今呢,害怕走进书店,是因为那些花花绿绿的出版物,虽然呈现着满坑满谷之势,不像以往那样隔着柜台,大半还得有劳售货员取拿,可以随意自选,浏览听便,可是,竟往往很难遇上一两本想买下的书,甚至带去打算购书的费用,竟有花不出去的苦闷;终于淘出购得数种,打“的”回到家中,照例洗手沏茶,倚在沙发上展读,那纸张没得说是雪白挺括的,装帧得也颇称“雅皮”,但仅是头一章,便几乎每页都有别字蹦出,如沙石硌牙,好不扫兴!

书中毕竟有人生,人生毕竟一部书;书林杂芜,仍要耐心从中淘出善本精品,人生诡谲,仍要坚韧地追求活着的真谛。

冬去春来,朋友打来电话,兴奋地报告,他那窗外的晴空中,出现了多年不见的南来雁群,一会儿呈一字,一会儿呈人字,跃然翩飞,引出他心中酽酽的诗意,多年不曾写诗的他,一时竟挥就了五首新作!放下电话,我也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的生命都只有一次。生命中的青春也只有一回。我们生命中最辉煌的时刻也只有那么一段。这都很像北国的春天,会飘然而至,绣出万紫千红,却又会匆匆而去,甚至伴随着阵阵沙风,在你不经意时,已经落红满地。现代人里,谁还会像林黛玉那样哀伤地葬花?一时间你会觉得有许多俗众熙熙攘攘,无情地在你跟前践着落花去追名逐利,于是你惆怅,你喟叹……但是,我鼓励自己,也劝告别人,像我那朋友一样,诗意地看待生命,看待青春,看待成败得失,看待生关死劫;需知,有一种春天是永存的,那便是从心灵滋生出来的,大雁跋涉般的豪情……

7.作者在开篇强调“旅行之乐,在起点,在终点,更在那前往中的沿途浏览”,文中二、三、四段的哪些内容具体体现了人生旅途中的“浏览”?(4分)

答:                                                                                      

8.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书中毕竟有人生,人生毕竟一部书”这句话的深刻含义。(4分)

答:                                                                                      

9.从全文看,第六段“朋友打来电话”这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起了什么作用?(6分)

答:                                                                                      

10.下面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本文开篇以“愿乘火车”、“愿乘轮船”、“愿乘飞机”的排比句式实写了旅行之乐,句式整齐,领起全篇。

B.文章以追寻和思考人生的真谛为主线,脉络清晰,篇末以点睛之笔,揭示了“春从心出”的深刻含义。

C.第三段中“琴弦般颤动的情愫”是指对人生的热爱和珍惜之情,语言新颖、贴切、形象。

D.第四段中作者对“以往”和“如今”“害怕走进书店”的原因进行分析,目的在于突出如今生活水平的提高。E.作者巧妙地以“零星如梳齿上的断发”比喻往昔岁月的痕迹,以“沙石硌牙”比喻阅读时遇到别字时的感受。

单项选择题 B1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