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孔子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对中国文明影响深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既定孔教为国教,则尊之宜若何?今共和之国民,以神明圣王之孔子配上帝,不犹愈乎!故宜复崇天坛,改祈年殿或太殿为明堂,于冬至祭天坛,上辛祭明堂,以孔子配上帝。……凡入庙而礼天圣者,必行跪拜礼以致其极恭尽敬。

——康有为《以孔教为国教配天议》(1913年)

材料二:故灭国不足计,若灭教乎,则举其国数千年之圣哲豪杰、遗训往行尽来灭之,所祖述者,皆谓他人父也,是与灭种同其惨祸焉。何其今之人,不自爱国,乃并数千年之文明教化,与其无量圣哲之心肝,豪杰之骨血,而先灭之欤?彼以孔教为可弃,岂知中国一切文明,皆与孔教相系相因,若孔教可弃也,则一切文明随之而尽也,即一切种族随之而灭也。

——康有为《孔教会序二》(1913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述康有为的思想主张。(3分)与其早年思想相比,康有为这一思想变化说明了什么?(1分)

材料三:孔子生长在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所垂示之礼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礼教,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治也。封建时代之道德、礼教、生活、政治,所心营目注,其范围不越少数君主贵族之权利与名誉,于多数国民之幸福无于焉。何以明之?如家儒家之言,社会道德与生活,莫大于礼;古代政治,莫重于刑。

——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材料四:“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言之,张、康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掊(pou,反对)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盖以孔子之道治国家,非立君不足以言治。”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2)根据材料三、四,说明陈独秀是从哪些方面来评判孔教的?(2分)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述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6分)

(4)结合孔子的思想主张,联系实际,谈谈儒家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3分)

答案

(1)主张尊孔;认为孔教是中国文明产生的根本,背弃孔教,文明就会丧失,中国将亡国灭种。说明了康有为背离了早年的政治思想,向维护孔教方面倒退。

(2)孔子之道是封建时代之道,不合乎现代社会;

孔子之道关心的是君主、贵族的权利和名誉,与国民的幸福无关;

孔教与共和不可并立,维护共和必须打到孔教。

(3)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封建传统势力仍然十分强大;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迎来了“短暂春天”,但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西方民主科学思想大量传入中国,中 * * 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但袁世凯仍然主张“尊孔复古”。

(4)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汲取孔子儒家文明精髓,弘展扬中 * * 美德,可促进社会更加平稳、和谐、健康、有序的前行发展。

当今社会个人与集体的矛盾问题,孔子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承认个人利益的存在,调和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仁者爱人,用礼乐节制调节人的欲望,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重德轻利,重视精神生活,节制物质欲望,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尤其有现实意义。    

针对当今世界局部地区的紧张局势,坚持“和而不同”,坚持自己的主张,也能够包容他人的主张。,有利于世界的和平。

针对当今许多破坏环境的做法,主张知天命,服从客观规律,承认人力的局限。有利于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

题目分析:(1)从材料“今共和之国民,以神明圣王之孔子配上帝,不犹愈乎”、“凡入庙而礼天圣者,必行跪拜礼以致其极恭尽敬”说明了康有为是尊孔的,反映了其思想与前期相比有很大的倒退。(2)材料三主要是说了孔子之道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与现代政治无益;从材料“封建时代之道德、礼教、生活、政治,所心营目注,其范围不越少数君主贵族之权利与名誉,于多数国民之幸福无于焉”说明孔子之道关系的是封建统治,与国民幸福无关。(3)材料三四中所体现的反对封建思想的背景主要是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几个方面来分析。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专制统治,创立了共和制度,在经济上民族工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在思想上袁世凯尊孔复古的逆流等。(4)此题是开放式的试题。主要从儒家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影响这一角度进行分析,把握的基本态度是吸取精华,弃其糟粕。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儒家思想的内容。儒家思想在西汉时期确立统治地位,唐宋三教合一后发展成宋明理学,明清成为了官方哲学并出现了批判思想。在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中,儒家思想遭到彻底的批判。此外,儒家思想在每一个阶段的影响也需要掌握。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