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些大学毕业生虽然工作经验欠缺,实践能力不足,但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他们决心自主创业,牛刀小试,开创一番新事业。

B.阳春三月的一天早晨,宜宾合江门广场迎来越来越多的游客,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在广场上表演太极拳,引来无数行人侧目观看。

C.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需要提倡“拿来主义”精神,如果脱离国情,盲目照搬,就有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

D.有人把那些只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书迷”、“书呆子”。

答案

C                                   

(画虎不成反类犬: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也说“画虎类狗”。A牛刀小试:比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能。前后矛盾。B侧目观看: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易误解为尊敬。褒贬误用。D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不能用来直接形容人。假:借用。对象不合)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人愉快时,面呈笑容,哀痛时放出悲声,这种内心情感也能在中国书法里表现出来,像在诗歌音乐里那样。中国的书法何以会有这种特点呢后汉大书法家蔡邕说:“凡欲结构字体,皆须像其一物,若乌之形,若虫食禾,若山若树,纵横有托,运用合度,方可谓书。”元代赵子昂写“子”字时,先习画鸟飞之形,使这“于”字有鸟飞形象的暗示。他写“为”字时,习画鼠形数种,穷极它的变化。可见这时候的“字”已不仅是一个表达概念的符号,而是一个表现生命的单位,书法家用字的结构来表达物象的结构和生气勃勃的动作。
由于中国古代的书法家要想使“字”也表现生命,成为反映生命的艺术,就须用他所有的方法和工具在字里表现出一个生命体的骨、筋、肉、血的感觉来。但在这里不是完全像绘画,直接模示客观形体,而是通过较抽象的点、线、笔画,使我们从感情和想象里体会到客观形象里的骨、筋、肉、血,就像音乐和建筑也能通过诉之于我们的情感及身体直感的形象来启示人类的生活内容和意义一样。书法家就是借着这些“字”的形象来暗示他自己对这些形象的感情。这些形象在他的书法里不是事物的刻画,而是情景交融的意境。
中国人写的字之所以能够成为艺术品,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由于中国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二是中国人用的笔。由于中国字在起始的时候是象形的,这种形象化的意境在后来的“字体”里仍然潜存着,暗示着,在字的笔画里、结构里、章法里显示着形象里面的骨、筋、肉、血以至于动作的关联。所以,写字在古代的正确的称呼是“书”。书者如也,书的任务是如,写出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物象的把握和理解,用抽象的点画在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同时反映出或暗示出自然界的各种形象。这种“国情生文,因文见情”的字就升华到艺术境界,具有艺术价值了。
第二个主要因素是笔。殷朝就有了笔,这个特殊的工具才使中国人的书法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上独特的艺术,也使中国画有了独特的风格。中国人的笔是把兽毛(主要用兔毛)捆缚起做成的。铺毫抽锋,极富弹性,所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这是欧洲人用鹅管笔、钢笔、铅笔以及油画笔所不能比拟的。书法家就是运用这支笔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书法艺术,使中国的书法成为表达民族美感的工具。

通读全文,对第一段中“这种内心情感也能在中国书法里表现出来”的正确理解是( )。

A.在我国的书法艺术中,书法家展现着自己的审美情感。

B.在我国的书法艺术十,书法家披露着自己的生活态度。

C.在我国的书法艺术中,书法家表达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D.在我国的书法艺术中,书法家倾诉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