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探究题

阅读下列故事。

                                                                  秘诀在十八口大缸里

东晋个儿子王献之(344——386年)也是著名的书法家。他从小跟父亲学习书法,立有大志:要像父亲那样勤学苦练,做一个书法大家。但是他学了一段时间后,就流露出了怕苦怕累的情绪,奢望有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

有一天,王献之走进父亲的书房,见父亲正在案头挥毫,就走到跟前,毕恭毕敬地问:,人家都说您的字写得好,请您把写字的秘诀告诉我吧!”

王羲之放下毛笔,慈祥地望着儿子,一幕幕往事顿时浮现在他的眼前:自己年轻时曾寓居山中临池学书20余年,池水尽黑;又有几次沉酣于书法,竟把墨汁当蒜泥。正如俗谚所说:,学问要深功夫长。,他就领着献之来到后院,指着十八口大缸对儿子说:“写字的秘诀是有的,它就在这十八缸水里,你只要把这十八口缸里的水写完,自然就能够知道捷径了。王献之夜以继日、脚踏实地地练习,一年后,他就掌握了悬肘运笔的手法。

王羲之为了及时纠正王献之在学书过程中的弊病,常常翻阅他的习字本。有一次,王献之正在用功,王羲之想试试儿子的功力,就从背后出其不意地拔他的笔,竟没有拔动,于是感叹地说::“这孩子前途无量啊!”在王羲之的谆谆教诲下,后来王献之真的写完了十八缸水,终于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变了当时的古拙书风,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书法兼精诸体,尤以行草擅名。他运笔豪迈,饶有气势,在书法史上与其父王羲之齐名,并称“二王”。他存世的墨迹有行书《鸭头九帖》;小楷刻本有《洛神赋(十三行)》。请完成:读了这一材料,请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答案

通过学习王献之博采众长、持之以恒、苦练书法的事迹,我们应养成善于向他人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并锻炼自己刻苦勤奋、不懈追求的意志。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Passage 2
当前,亚欧两地区都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亚洲是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区域合作方兴未艾。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经济体,资本充裕,科技先进,一体化程度高。两地区政治上共识很多,经济上优势互补,文化上各具特色,为开展更广泛和具有实质性的对话与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亚欧会议扩大后,成员国人口达24亿,占世界人口40%,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全球一半,在国际事务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进入新世纪之后,国际形势正在发生复杂深刻变化。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产业转移和资本流动继续加快,区域一体化和区域合作不断加深,全球经济呈现好的发展势头。但是,世界还很不安定,地区间发展仍不平衡。国际关系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加。//
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恐怖主义、跨国犯罪、传染性疾病蔓延、环境污染等非传统安全因素威胁突出。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全面加强对话合作,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推动亚欧会议进程,进一步充实、加强亚欧新型全面伙伴关系,同时坚持开放的方针,为推进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