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材料一           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

 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
城镇居民35.8%35.3%35.1%34.8%
农村居民45.2%43.6%42.5%41.7%
材料二. 幸福是一个谜,你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中国历来都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诠释。

材料三“无车难,有车烦’,时下许多城市有车族发出感叹,原因是:堵车、污染。小张因此“上书”市政府,要求政府采取措施解除烦恼。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 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请根据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对这一诠释发表你的看法。(6分)

(3)依据材料三,请你从政治生活角度为小张向政府 “上书”寻找依据。( 6分)

答案

(1) ① 07至10年,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表明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消费结构改善。(2分)农村高于城市,表明农村消费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幅度大于城镇,表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有较快提高,城乡差距在缩小。(2分)② 原因: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持续稳定较快的发展。(2分)我国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2分)物价保持了基本稳定。(2分)

(2)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因此,只有发展生产,讲求效率,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才能为国民幸福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3分)②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从而提升国民的幸福感。(3分)

(3)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因此人民有权对政府进行监督,政府也要自觉接受监督。(3分)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履行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解决堵车和污染正是政府履行的职能(3分)

题目分析:本题属于图表材料题。是高考中常见题型,也是高考中难度较大的题目。对于图表的分析基本思路:纵向看变化,横向看结构,综合看发展。笫(|)问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强调学生的审题能力。从图中看出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说明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消费结构改善。依据影响消费的因素分析原因。第(2)问考查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分析“不患寡而患不均”,注意课本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第(3)问从政治生活角度运用人民的权利。政府的职能原则等知识进行分析。

点评:这类题的思路是设问中的知识范围要求很具体,或者具体到某一个知识点,或者具体到一个知识模块但也有个别试题,会涉及知识的迁移和借用,这就需要学活、用活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解题思路:读取设问时要把握三点:知识范围(注意答案有时看似超出范围要求,这里有个知识的渗透和借用问题)、待分析的事件、答题角度。

单项选择题
改错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