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刘歌(男)与王萍(女)通过自由恋爱于1989年登记结婚,婚后双方感情尚好,生有一女取名刘小莉,现年10周岁。自1996年夏天起,刘歌与女同事 * * 情败露,夫妻关系开始紧张,刘还为此受到本单位组织的批评教育与处分。同年12月,男方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与女方离婚,女方虑及女儿年幼,且双方婚姻基础较好,希望丈夫能回心转意,故而坚决不同意离婚。据此,法院判决不准离婚。但此后双方关系并未改善,经常争吵不休。1998年4月起,男方住到其舅父处,不再回家,每月工资也不再交给妻子,女方靠自己收入维持母女两人生活。1999年5月,刘歌再次向法院起诉,坚持要求离婚。而王萍提出,夫妻关系恶化是由于男方单位女同事的勾引所造成,只要排除外来干扰,双方有和好之可能,因此仍不同意离婚。经法院多次调解,双方仍各执己见。法院在审理过程中查明,王萍目前所住房屋系男方在婚前由本单位所分之公房,并一直由他承租。刘歌提出:离婚后女方应搬出该房迁至其父母家居住,由他本人回家继续租赁居住;女儿刘小莉由他抚养。但王萍不同意刘歌提出的两项主张,坚决要求与女儿共同生活。对上述问题,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在夫妻分居期间,男方曾向他人借债3万元,资助他的胞弟出国自费留学;女方向其亲友借债1万元,用于女儿生病住院费用,以上经查属实。试就本案情节,依据有关法律和司法解释,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述理由:

在被告坚持不离婚的情况下,法院可否判决双方离婚?

答案

参考答案:

法院可以判决准予双方离婚。根据有关司法解释,过错方起诉离婚,对方不同意离婚,经批评教育;处分,或在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过错方又起诉离婚,确无和好可能的,应视为是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经调解无效,可依法判决准予双方离婚。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整个世界已经变成一个小小的“地球村”。无数产品实行全球化生产,旅客可以乘飞机在24小时之内到达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城市,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在瞬间把信息发往世界各地……。

材料二: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受了沉重打击。如下表:

材料三: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材料四:日耳曼民族必须通过战争“获取生存空间”,要“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希特勒

请回答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举出体现这一趋势的一个国际性经济组织的名称。(可以用英文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说出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什么?“中心”措施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三,指出罗斯福政府采用什么方式使美国经济逐步复苏。(可以用材料上的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面对这次经济大危机德国是采用什么方式应对危机的?其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人说罗斯福新政彻底消除了经济危机,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