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上购物、网上营销、微博和团购等网上商务活动日渐兴起。
年份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我国GDP (亿元) | 300670 | 335353 | 397983 | 471564 |
网民人数 (亿人) | 2.98 | 3.84 | 4.57 | 5.13 |
网购交易额 (亿元) | 1200 | 2500 | 4926 | 7800 |
(1) 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3分)
(2) 这些现象蕴含了哪些经济学道理?(4分)
(1)随着我国GDP总量的不断增加,我国网民人数和网购交易额呈逐年上升的趋势。(3分)
(2)①生产决定消费。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是网民人数和网购交易额持续增长的基础。(2分)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购这种新的交易方式日渐兴起。(2分)
(1)题目分析:本题是图表类问答题,第一行告诉我们时间状语,2008年至2011年,也可表述为近年来。第二行告诉我们我国GDP逐年增加,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第三行告诉我们网民人数逐年大幅增加。第四行告诉我们网购交易额逐年大幅增长。然后合并同类项,可表述为:近年来,随着我国GDP总量的不断增加,我国网民人数和网购交易额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把握图表类问答题的解题方法,获取图表中的有效信息来调动和运用知识,准确全面描述。
(2)题目分析:我国GDP逐年增加,经济发展是生产,我国网民人数和网购交易是消费。随着我国GDP总量的不断增加,我国网民人数和网购交易额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说明生产决定消费。
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生产,网购这种新的交易方式日渐兴起是消费方式。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购这种新的交易方式日渐兴起说明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把握图表类问答题的解题方法,可以概括为四审三比三到四结合。
一审设问。图表是为设问服务的,设问是命题测试意图的直接表示,带有很强的指向性和限制性。读设问,一要弄懂各问分别问的是什么,二要弄懂各问之间的内在联系。
图表一般是表格、柱状图和饼状图,有标题、时间、项目、数据以及小字注等构成。
二审标题,标题总揽和规定着表格的基本内容,往往就是图表式材料的中心。标题的归纳性语言对理解图表式材料的中心观点和考生答题有重要的提示作用。从标题中往往可以获取:⑴时间状语,如1978年至2009年可以表述为改革开放以来,2005-2011年可以表述为近几年,⑵主语。
三审图表内容,即审读图表中的内在联系。根据设问,通过对图表式材料的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找出其间的内在联系;从图表内容中往往可以获取谓语。
四审注文。图表下的注文一般是用来补充表格难以表达的内容,对图表起着补充作用,是图表式主观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注文还对答题思路有提示作用。忽略注文则不能把握图表的中心观点或不能揭示图表间的内在联系。注往往是对图、表的特别提示,能够帮助考生准确地理解图、表的主题思想。
2、三比
一要横比,二要纵比,三要表与表比
(1)横向比较。找事物自身变化发展的趋势;趋势可以用谓语表达。趋势往往是成绩,成就。
(2)纵向比较。作比较。比较后往往得出的是问题。
(3)表与表之间的比较分析。图表与图表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存在着一定联系。经过细心的比较,抓住这个联系,我们就会产生新的认识。前几年的表格论述题基本上是一个表反映成绩,另一个表明存在问题,两个表是互补关系。
3、三到
(1)由数字到术语。图表型主观题往往以数字来表达某种经济现象,在回答问题时必须用术语概括这一现象。
(2)由现象到本质。我们必须在由数字到术语表述基础上,揭示出本质。
(3)由信息到知识。
4、 “四结合”:一要结合设问。即审读设问和审读材料相结合,根据设问所提供的“信息”,带着问题审读图表式材料,使审读材料更有指向性,以便能更准确地把握图表式材料的中心观点。二要结合图表标题、图例。三要结合书本所学知识。四要结合党的方针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