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长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为长江公司)有关购建、使用和报废固定资产情况如下:
(1)长江公司于2007年12月3日与甲公司签订了一项订购生产用大型电子设备的合同,合同约定:设备的总价款为2000万元(不含增值税),分四次等额支付,分别在收到设备时、2008年末、2009年末和2010年末各支付500万元。税法规定,按照约定的收款日期计算缴纳增值税。
该设备于12月10日运抵长江公司,长江公司用银行存款支付运输费(不考虑进项税额抵扣)、途中保险费共计18万元,支付安装费12.45万元,并于12月25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长江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如期支付了相应的货款,购买该设备时资产的必要报酬率为8%。
(2)长江公司对该固定资产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19万元。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与会计规定一致。
(3)2009年下半年,由于该电子设备使用不当发生严重实体性贬值,所生产的产品数量大幅度减少,产品销售下降。经估算,2010~2012年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分别为300万元、280万元、260万元。该设备在市场上没有同类或类似设备,难以估计其公允价值。
2009年末市场实际利率为10%,对应的复利现值系数如下表:

123
0.90910.82640.7513
(4)长江公司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税率为25%。 (5)2010年1月1日,该设备上年末计提减值后,原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不变,预计净残值为9.46万元。随后期间,没有再出现减值的迹象。 (6)2012年末,该设备报废,发生清理费用2万元,收到残料变价收入1万元。 [要求] (1)计算该设备的入账价值,并对购建固定资产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 (2)计算2008年应计提的折旧额,并在年末进行账务处理。 (3)计算2008年上述事项应负担的利息费用,并进行账务处理。 (4)计算2009年末该设备的账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如发生减值,编制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 (5)根据上述资料填列下表,并列出2010~2012年会计上计提折旧的计算过程。
2009年末2010年末2011年末2012年末
固定资产原值
减: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净值
减: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净额
税法计算的累计折旧
计税基础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
本期所得税费用
(6)编制2009年末至2012年末确认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7)编制固定资产报废时的会计分录。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计算该设备的入账价值,并对购建固定资产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
设备的入账价值=500+500÷(1+8%)+500÷(1+8%)2+500÷(1+8%)3+18+12.45= 500+462.96+428.67+396.92+18+12.45=1819(万元)
购买设备时:
借:在建工程 1806.55
未确认融资费用[1500-(462.96+428.67+396.92)] 211.45
贷:银行存款(500+18) 518
长期应付款 1500
支付安装费时:
借:在建工程 12.45
贷:银行存款 12.45
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
借:固定资产 1819
贷:在建工程 1819
(2)计算2008年应计提的折旧额,并在年末进行账务处理
2008年应计提折旧额=(1819-19)÷5=360(万元)
借:制造费用 360
贷:累计折旧 360
(3)计算2008年应负担的利息费用,并进行账务处理
2008年应负担的利息费用=长期应付款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期限=(1500- 211.45)×8%×1=1288.55×8%×1=103.08(万元)
借:财务费用 103.08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103.08
(4)计算2009年末该设备的账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如发生减值,编制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
2009年末该设备的账面价值=1819-(360×2)=1099(万元)
该设备未来现金流量现值=300×0.9091+280×0.8264+260×0.7513=699.46(万元)
因该设备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的净额无法取得,故该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699.46万元。由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1099万元高于其可收回金额699.46万元,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99.54万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399.54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99.54
(5)根据上述资料填列下表:

2009年末2010年末2011年末2012年末
固定资产原值1819181918190
减:累计折旧72095011800
固定资产净值10998696390
减: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99.54399.54399.540
固定资产净额699.46469.46239.460
税法计算的累计折旧720108014400
计税基础1099(1819-720)739(1819-1080)379(1819-1440)0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99.54(1099-699.46)269.54(739-469.46)139.54(379-239.46)0
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99.89(399.54×25%)67.39(269.54×25%)34.89(139.54×25%)0
本期所得税费用-99.89(0-99.89)32.50(99.89-67.39)32.50(67.39-34.89)34.89(34.89-0)
2010~2012年会计上的折旧额=(699.46-9.46)÷3=230(万元)
(6)编制2009年末至2012年末确认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①2009年末确认递延所得税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99.89
贷:所得税费用 99.89
②2010年末确认递延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 32.5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32.50
③2011年末确认递延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 32.5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32.50
④2012年末确认递延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 34.89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34.89
(7)编制固定资产报废时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9.46
累计折旧(1180+230) 141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99.54
贷:固定资产 1819
借:固定资产清理 2
贷:银行存款 2
借:银行存款 1
贷:固定资产清理 1
借:营业外支出 10.46
贷:固定资产清理 10.46

单项选择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