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论王熙凤

王昆仑

  在《红楼梦》一部大书的开始,我们第一次看到王熙凤,她那活跃出群的言动,彩绣辉煌的衣装,就能使人觉得这个人物声势非凡。《红楼梦》作者对于王熙凤出场的写作工力,也并不弱于托尔斯泰之写安娜·卡列尼娜的出场吧?她的出场是从初到贾府的林黛玉眼中开始的——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首先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而且人皆屏息,她独放诞。特别是神情活跃,装饰辉煌,气势更高人一等。在这顷刻之间,王熙凤既“细打量”黛玉,称赞她生长得“标致”,又为黛玉母亲亡故而流泪,又责怪自己不该招引起贾母的伤心,又问黛玉读书、吃药,又关照给林姑娘搬东西,打扫屋子等等,这一连串明快变化的形象,已使我们一开始就看到这一人物的特征。作者更在这一小段速写之后,借贾母之口,对读者爽快地指出凤姐性格,叫她作“泼辣货”。

  《红楼梦》不同于许多传奇故事的重要特点,就在于作者不使宝玉黛玉恋爱故事孤立存在,而是产生在一个高贵、庞大而又矛盾复杂的大家庭中。固然是通过宝黛恋爱写一个家庭,同时也是通过一个家庭写一个时代社会,实际上,作者曹雪芹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盛与衰败,其中又以贾府为中心,来作清朝康、雍、乾时代统治阶级的镜子。这正是作者伟大的成就。这个时代的统治阶级已经挽救不了自己的灭亡,但它坚决要抢先一步扼杀下一个时代的新生萌芽和他们的恋爱自由。王熙凤就是一个濒于灭亡的大家庭统治层的执行者。在恋爱故事中少不得宝玉、黛玉、宝钗。在家庭内部生活结构中少不得王熙凤这一根从屋顶直贯到地面的支柱。如果把王熙凤这一人物从书中抽了出来,《红楼梦》全部故事结构就要坍塌下来。所以,可以说作者是把宝玉、黛玉、宝钗和凤姐四个人都当作第一类重要人物而配合着塑造出来的。

  在中国古典著作中,不容易找到以如此紧张强烈的腕力写成的人物典型。凤姐不是《左传》的郑庄公、《史记》的汉高祖,也不是《金瓶梅》的潘金莲或《聊斋》的仇大娘。比较起来使人能联想到的也许是《三国演义》的曹操吧?行将垮台的封建家庭和行将垮台的封建王朝,有着共同的规律,它们的当权者也会有着相类似的性格和作用。在《三国演义》作者笔下,不许“几人称王、几人称帝”的是曹操,支持汉朝统治残局的是曹操。挖空汉皇朝实际统治权只留一个空壳子的是曹操,加速地结束了汉代统治的也是曹操。凤姐在贾府的使命从某一种限度内看来颇有一些类似。《三国演义》的读者恨曹操,骂曹操,曹操死了想曹操。《红楼梦》的读者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作者刻画出一个聪明、漂亮、能干、狠毒的“凤辣子”,不但使她充分具有那个时代人物典型的真实性,也赋予她以吸引读者极大的魔力,足证这个人物的社会意义之不可忽视。

1.依据第二段,不属于文中所说的“写作工力”的一项是(     )

A.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出场特点。

B.侧面烘托的心理刻画。

C.揭示人物性格的服饰描写。

D.赞美人物形象的肖像描写。

2.对王熙凤服饰描写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突现王熙凤在贾府与众不同的地位、身份。

B.一改传统人物描写的手法而浓墨重彩绘形绘神。

C.华丽的服饰之下,掩盖着其贪婪、妖艳、狡诈与狠毒。

D.人物的文化情调完全可以通过服饰表现出来。

3.“《红楼梦》的读者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的意思是(     )

A.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具有生活的真实,同时具有文学魅力。

B.凤姐的形象具有性格的多重性,给读者不知何为恨何为爱的联想。

C.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往往能够引发读者更加丰富的想象或联想。

D.凤姐的形象就像《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既让人恨又令人爱。

4.下列各项表述,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

A.《红楼梦》塑造的王熙凤与托尔斯泰之塑造的安娜·卡列尼娜具有相同的艺术魅力。

B.作者认为,《红楼梦》一开场就奠定了王熙凤多面的性格特征。

C.“从屋顶直贯到地面的支柱”是说王熙凤是《红楼梦》众多人物中起支撑作用的人物。

D.在中国古典著作的人物典型中,再也找不到用“紧张强烈的腕力”写成的人物典型了。

答案

1.D

2.C

3.A

4.B

不定项选择
问答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对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答案书写在指定位置。 二、资料  1.金湖县地处欠发达的江苏省北部地区,在落后的经济和严峻的现实面前,金湖县政府走了一条被群众称之为“不计后果”、“不计代价”的招商引资之路,形成工业园区存在“空壳化”、“垃圾化”的现象。政府没有料到的是,自己辛苦招商招来的竟是“百姓怨”!  据了解招商引资内情的金湖居民介绍,在金湖工业园内,不少是国家明令禁止的“五小”项目和污染项目,如“理士(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印染针织厂”、“栋删涂料厂”等,造成当地地下水严重污染。在采访中,不少群众向记者表达他们的疑惑:招商招来的到底是“宝贝”还是“垃圾”  据金湖县招商局党组书记、副局长罗建华介绍,“理士科技有限公司”是美商独资企业,是一家专业生产铅酸蓄电池、镍氢电池、锂电池、电动车、充电器、塑胶等产品的大型企业,是金湖县开发区内最大、上马后效益最好的企业,基本上没有什么污染。  但是,当地很多群众对此说法并不认同。他们说,“理士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污染在工业园区内最为严重,其主要生产原料为盐酸、硫酸和铅等,污染物注入地下后将造成地下水严重污染。为防止污染消息外露,该企业很少使用本地人,生产工人大多都是来自安徽、河南、湖北等地的农民。  另据知情人士反映,这个污染项目是国外淘汰的污染项目,投资商先去东南亚投资被拒绝,后想在广东、上海或苏州建厂又都被拒绝。2002年,金湖县领导闻讯后,把这一项目当成“宝贝”抢了回来,引资人受重奖,县粮食局局长张某享受副处级待遇,获奖金15万元,家属被安排到事业单位上班。“理士”公司也得到特别优惠:每亩地价只缴1.8万元,而且享受税收“五免五减半”待遇。由于该公司的产品号称是出口产品,每年县财政还要返还退税款近300万元。如今,“理士”公司的污染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日益严重。  记者随机采访到的工人来自山东、安徽、湖北等地。一个来自山东的工人说,他们来之前就有人走了,说是生病了、中毒,“还死了一个呢”。几个正在吃饭的工人告诉记者。他们是山东、河南的,上班戴着防毒面罩, “这个工作不能干时间长,干两年工厂就把你赶走了”。  金湖县环保局环境管理科陈继红科长说,这家工厂有淮安市环保局的评估报告。但金湖环保局环境检测站站长殷大举却有他的难言之隐:“现在企业有‘绿卡’,没有软环境建设办公室的批准,任何人都不能进入工业园区随便检查。”他跟记者讲,他儿子告诉他,老师讲过,一节电池扔到水里就能污染一条河,金湖建了个电池厂,能没污染吗  另外,在县城东部的华鼎化工有限公司,是从福建厦门招来的合资企业。今年4月份发生事故,中毒的45人,较重的7人。周边居民对记者说,1994年以来,就有 11人得癌症,死掉8人,有没有毒我们不知道,但最明显的是水浇到地里,地里的菜就死了。  在采访中,一些群众表示,过不了几年,号称“鱼米之乡”的金湖县就是“污染之乡”了。  2.记者在金湖工业园区内看到除几个工厂开工外,大部分是正在施工建设的企业。不少企业是盖好了厂房,圈上了围墙却没有生产,大片空地上是疯长的杂草。对此,当地群众在问,如此招商是发展经济还是弄虚作假  一些群众说,为招商引资,金湖县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对外商有许多优惠,主要是优价土地,每亩1.8万元,还帮助搞银行贷款,享受税收优惠。完成招商任务的单位和个人,提拔重用、重奖现金、安排家属子女就业,可谓“三喜临门”。完不成任务的停职检查,待岗或就地免职,工资发一半或停发,直到完成任务为止,重罚之下“逼良为娼”的现象屡屡发生,最常见的手法和技巧就是“嫁接包装”和“组合拼装”。  “嫁接包装”是招商者和投资商合作的产物,一般是和本地小企业进行“嫁接”, 100万元的投资“嫁接”成1000万元的大项目,以骗取优价土地和优惠政策。由于大多数项目是如此运作出来的,因而本地工业园区项目十有九空,许多项目纯属炒地皮,是典型的“圈地运动”。一位从事过招商活动的老板告诉记者,有的项目是“嫁接包装”的,有的只投入了百万元,却包装成了千万元项目;有的是老企业嫁接的项目;有的几乎是“空手套白狼”,仅投入二三十万元,办个征地手续,砌上围墙,然后拿土地使用证去银行做抵押贷款,套取银行上百万乃至上千万元的资金。他说,根据县里招商引资政策规定,每亩土地抵押给银行可贷款8万元至10万元。当记者说“想搞50亩地办个厂”时,这个老板立即来了精神,表示非常愿意合作,这样“对双方都有好处”。  他说,有些企业就是这样操作的,如引进的某装饰门窗厂,本是当地一农民投资建设的,仅花30万元买了12亩地,盖了几间厂房,什么设备也没有,更谈不上生产了。许多企业征了地,根本就没有项目,等着转让地皮。有的企业则是建了厂房没有项目,等着出租厂房。  “组合拼装”是为了骗取重奖和重用,一些人把招商实绩全部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形成“聚合效应”,让一个典型人物因功受奖,奖金到手大家分。此举导致许多人不计后果地弄虚作假,骗荣誉、骗地位、骗奖金。当地群众认为应该立即纠正这一做法,严惩造假者,追回他们不应得的奖励。  罗建华说,为了发展经济,以前,在招商引资方面实行“一逼三创新”。即领导带头逼招商,要求各乡镇70%的干部参与招商,党政主要领导70%的精力用于招商, 70%的经费用于招商,对招商引资半年一考核,对完不成任务的,乡镇主要领导干部就地免职,事业单位人员不予聘任,凡完不成任务的部门扣发工资。全县还确立“招商若是零、一切等于零,项目若是零、一切等于零”的政绩观,凡完不成任务的乡镇、部门推行“集体起立、抽掉板凳、重新组合、竞争上岗”。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开始改变。  3.为招商引资,金湖付出了昂贵的代价。据了解,以前招商,就土地方面而言,每亩地价1.8万元(主要是基本农田),而上缴国家耕地占用税、农业税、补偿款等每亩达8万元,这样县财政每亩就要补贴6.2万元左右,加上拆迁安置费用,每亩补贴不下8万元。为建造工业园区,已强行拆掉200户农民的房子,而补偿金至今没有完全兑现,曾引起群众集体 * * 。工业园区已占地7000多亩,需财政补贴5000万元至7000万元。在税收方面,由于求商心切,对税收政策一再放宽,而国家税收政策是不容地方改变的,要完成企业税收任务,只有财政代缴。据县财政局有关人士透露,前五年财政要代缴7000万元,后五年要代缴4500万元。这样县财政赤字将达上亿元,招商引资本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而现在却变成了财政的负担。反正领导干部有了招商政绩,就可以提拔重用,立功受奖,调任新职务。而他们给乡镇财政留下的一个个难以填平的“黑洞”,不知其继任者将如何向全县人民交代  不仅如此,由于招商引资的高压和好处引诱,在本地引起了恶性竞争,彼此相互争项目、争资金、拉客商。为了把项目搞到手,有些乡镇部门不惜血本,以财政出钱帮助投资商买土地、拉围墙、代交各种费用,给乡镇财政留下了难以填平的“黑洞”。有些单位和个人,为了完成任务,花几万元向别人买项目,以应付上级考核。有的是用集体资金谈的项目直接卖给他人,从中获得个人利益。金湖经常组织乡镇和县直部门领导大规模地外出招商,每年各乡镇的外出招商费用都在50万元以上,而成功率却很低。  盲目招商,赌博式的引资,最终得利的是投机者,它给地方带来的是巨大的负担和不可预测的风险,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这种政绩工程不仅没有给群众带来多少实惠,反而使农民失去了上万亩赖以生存的土地。群众呼吁,希望政府真正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积极调整招商思路,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不要“捡到篮子里就是菜”。这样,才能真正推动本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真正造福于民。

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