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在率领中央机关从西柏坡入迁北平的路途上,开国领袖毛 * * 提出了一个著名观点——“赶考”。60多年过去了,在60多年的“赶考”路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中 * * 党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了科学发展观,推动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
60多年过去了,中 * * 党人又踏上了新的“赶考”征途,温 * * 说,我们前进的道路还很长,也不平坦,还会遇到许多预想不到的困难。只有看到困难,正视困难,才能找不足,与时俱进。我们还要不断深化对 * * 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推动我们的事业不断前进。
结合材料,说明中 * * 党人在“赶考”征途上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体现了认识论的什么道理。(8分)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分)
(2)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正确的指导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2分)
(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中 * * 党人在“赶考”路上不断取得新的理论成果,并要继续深化理论认识体现了这一点。(2分)
(4)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温 * * 的话体现了中 * * 党人的这一追求。(2分)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范围必修四生活与哲学认识论,考查知识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本题属于体现类题型。解答本题,要遵循以下思维顺序:首先,根据题目知识限定认识论,从而头脑中呈现认识论四个基本知识点-实践的特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然后根据材料信息的粗略解读可排除知识点实践特点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其次,要从认识论的角度,对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敏感,要学会解读和提取关键信息,根据设问,“所作所为”与“所思所想”之间是典型的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材料中党已经经历了60年的认识历程,未来还要进行“与时俱进、深化”,体现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最后组织答案要注意,原理表述与材料一定要对应准确,切忌原理材料两张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