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共用题干题

王某,男,11岁,淋雨后出现头痛,恶寒发热,项背强直,肢体酸重,苔白腻,脉浮紧。

此时证属 ()

A.邪壅经络

B.热甚发痉

C.阴血亏虚

D.肝肾阴虚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参考答案:A

问答题

2008年5月29日,广东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动员和部署全省进一步推进“双转移”工作,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资料一:见图

资料二: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实力的不断增加,产业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如图所示)

资料三:见表

工业化发展阶段判别标准

指标工业化前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后工业化时期
人均GDP260~728728~14561456~54605460~1310413104以上
非农产业产值

比重(%)

50以下50~7070~8787~98下降
广东省各地带工业化发展阶段

指标山区两翼珠江三角洲全省
人均GDP($)1054124955942381
非农产业产值比重(%)72.6680.3396.2283.07
注:2004年数据,根据2005年《广东统计年鉴》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自1980-2002年间,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哪些特点?

(2)资料一示意图中①②③的含义分别表示: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选择填空)

A.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

B.珠三角的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

C.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

(3)广东省大致处于工业化______阶段,珠江三角洲处于工业化______阶段.广东省内的工业化发展存在明显的______.

(4)目前,珠三角移出的产业主要是______密集型产业.造成这类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有______(填正确项字母).

A.劳动力数量减少,成本上升B.建设用地紧张,土地成本上升

C.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推动D.资源、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能得到缓解

E.本地产业升级的需要F.其他地区具有市场、技术人才方面的优势

(5)简述“双转移”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影响.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