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列是显微镜使用的几个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①对光     ②取镜和安放     ③收镜       ④调节粗、细准焦螺旋看清物像

⑤将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①

C.②①⑤④③

D.②①③⑤④

答案

答案:C

题目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取镜和安放: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3、观察: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②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象,物象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最后整理实验台.综上所述,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步骤应该是:取镜和安放、对光、安装装片、调焦.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实验题

小波在“化学氧自救器”的说明书中看到“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与自救器药罐中的生氧剂(超氧化钾KO2)接触能产生氧气”,对自救器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原理产生了探究欲望。他与同学们一起进行了实验探究活动。

活动I:探究CO2与超氧化钾(KO2)反应确实可以生成O2

【查阅资料】超氧化钾(KO2)能与CO2、H2O反应生成O2

未查到超氧化钾(KO2)能否与HCl气体反应的资料。

【进行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除去CO2中混入的HCl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B装置中盛放的液体药品是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了得出结论,最后还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

活动Ⅱ:探究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什么物质。

【老师提示】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的产物只有氧气和某化合物。

【作出猜想】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是什么?

小波同学作出了三种猜想:①是一种酸;②是一种碱;③是一种碳酸盐。

通过分析,小英同学认为猜想①和②是错误的,她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验证猜想③是正确的。

【反思评价】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滴加稀盐酸后,若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就不能验证猜想③是正确的,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