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结合句意解释画线的词语。

(1)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不可救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

滑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个人都随声附和着。

随声附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可骇人听闻了。

骇人听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2)言语、动作或事态令人发笑。

(3)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

(4)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1:(文登网讯)现在多数饭店、餐馆都在餐桌上配备了一次性筷子,而就餐者认为,一次性筷子都是专人专用,外面又有塑料包装,心理上感到很“安全”。业内人士介绍,一次性筷子的保质期为四个月,已过保质期的一次性筷子二氧化硫会严重超标,经常用这种筷子进餐,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严重的会滋生致癌物——黄曲霉素,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

材料2:海经讯(实习记者 杨雄信)15日晚,央视“3·15”晚会曝光的“黑筷子”的生产过程,让不少每天在外就餐的人们担心不已。据央视曝光,一次性筷子在生产过程中经历了熏硫磺、石蜡、双氧水等多种化学药品的加工,生产过程触目惊心,让不少人对一次性筷子一直以来“更加卫生”的好感消失殆尽,但昨日记者走访海口多个餐馆和批发市场发现,在一些中小餐馆,顾客仍然在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批发市场里一次性筷子也照卖不误。

材料3:有人揭内幕,一次性筷子是用杨木、桦木、毛竹制成的,而且大多以原木形式加工而成,不像此前人们常说的——一次性筷子是用边角废料制成的。而据说,少用一双一次性筷子,可减排二氧化碳20克。

小题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3分)

小题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150字左右)(7分)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