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材料一  某家庭春节消费的主要支出情况:

1978年1992年2010年
买米:18.7元买米:41元买年货:628元
买肉:2.16元买鸡买鱼:57元年夜饭:885元
买盐:0.16元买衣服:104元网络与手机话费:360元
买布:13元买报刊杂志:10.8元短途旅游:2750元
买自行车:156元买彩电:2600元买蓝光DVD:5200元
   材料二   2010年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是“稳增长、调结构、促消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更加注重扩大内需,尤其是要把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提出要增强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消费能力,要巩固扩大传统消费,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1)材料一中该家庭的生活消费有什么变化?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并结合材料二,谈谈应如何促进消费需求、提高消费水平?(20分)

答案

(1)该家庭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减小,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得到改善。(3分)

主要原因在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了。(3分)

(2)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改善就业形式,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4分)

②要缩小收入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提

升社会总体消费水平。(4分)

③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刺激人们

的消费需求。(4分)

④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稳定物价。(4分)

⑤要努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4分)

(其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拓宽就业渠道、引导转变消费观念等皆可得分)

题目分析:本题是图表材料题。是高考中常见题型,也是高考中难度较大的题目。笫(|)问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强调学生的审题能力。对于图表的分析基本思路:纵向看变化,横向看结构,综合看发展。本图表是关于家庭春节消费的主要支出情况表。对比1978年、1992年、2010年三年的消费情况,可分析出该家庭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减小,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得到改善。第二小问就转化为恩格尔系数减小的原因。可知恩格尔系数减小的原因是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第(2)问审读材料和设问,实质是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从影响消费的因素角度找促进消费需求、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根本措施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收入差距影响消费。物价的变动影响消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等方面找措施。

点评:解答材料式分析题要注意两点:首先要看清设问。设问中往往包含了答题的知识范围和方向“带着问题看材料”更具有针对性。其次要认真研读材料,因为设问是以材料为背景的,它们之间存在必然联系,而这种联系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填空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