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IEC61850解决的主要问题().

A.网络通信

B.变电站内信息共享和互操作

C.变电站的集成与工程实施

D.继电保护原理问题

答案

参考答案:A, B, C

问答题

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评估交流等.一组同学研究“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关系”的探究过程如下:

A.有同学认为: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能与其运动速度有关.

B.他们计划利用一些“小纸杯”作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测距仪等仪器测量“小纸杯”在空中直线下落时的下落距离、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验证假设.

C.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同学们首先测量了单只“小纸杯”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表中,图(a)是对应的位移一时间图线.然后将不同数量的“小纸杯”叠放在一起从空中下落,分别测出1只、2只、3只、4只、5只杯子下落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如图(b)中图线l、2、3、4、5所示.

时间(s)下落距离(m)
0.00.000
0.40.036
0.80.469
1.20.957
1.61.447
2.OX
D.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后,证实了他们的假设.

回答下列提问:

①与上述过程中A、C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环节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②图(a)中的AB段反映了运动物体在做______运动,表中X处的值为X=______.

③图(b)中各条图线具有共同特点;“小纸杯”在下落的开始阶段做______运动,最后“小纸杯”做:______运动.

④比较图(b)中的图线1和5,定性说出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的关系:______.

实验题

(9分)小丫在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先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一罐CO2气体,然后迅速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浓溶液,立即将易拉罐口封闭(不漏气),轻轻摇动易拉罐,发现易拉罐很快变瘪,但过一段时间后,易拉罐又重新鼓起来(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忽略不计)。

【讨论】小丫认为易拉罐变瘪,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小敏此结论不合理,还需进一步验证,验证方法是                                        (2分);易拉罐为什么又后鼓起来?是不是反应又产生了气体,该气体的成分?

【提出猜想】a.可能是CO2     b.可能是          

【查阅资料】①Na2CO3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会分解;

②铝不仅与酸反应,还能与碱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X↑

【实验验证】

①将易拉罐口打开,迅速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罐口,发出“噗”的一声,产生淡蓝色火焰,片刻后熄灭。证明猜想    成立;

②取少量铝片于试管中,先加入适量的水,无明显变化。片刻后再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产生气泡。该步实验的目的是                               (2分);

【结论】C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思与应用】在生活中铝制容器不能用来盛装酸性物质,也不能盛装           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