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3)运用矛盾力量不平衡性的原理分析解决南北问题的正确途径。

答案

参考答案:选做题Ⅰ:
(1)在对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略问题上,日本国内目前存在着两种基本的态度:一种是要承认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并对此进行深刻的反省;另一种是无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侵略罪行,为侵略战争翻案,否定其侵略行为。
(2)从材料1~4中可以看出,日本国内政治右倾化势力在进一步增长。其主要表现是:他们蓄意制造谣言,修改历史教科书,企图歪曲历史事实,美化侵略战争,否认战争暴行;煽动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公然要求修改宪法,为日本对外扩张势力扫除障碍,想方设法向国外派兵,在国际上显示其军事力量;公然参拜靖国神社,宣称日本是以天皇为中心的神圣国家”。日本国内政治右倾化势力在进一步增长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因素。从历史上看,没有彻底清算日本军国主义罪行,从而留下了严重的后患;从现实情况来看,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飞速发展,其政治野心也迅速膨胀,日本企图成为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这也助长了日本国内政治右倾化势力的崛起以及右翼思想的泛滥。
(3)如何对待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侵略问题,是日本今后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如果日本彻底清算日本军国主义罪行,进行深刻的历史反省,真正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共同繁荣和发展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必然会得到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欢迎,这是日本今后发展的正确途径。然而,如果日本政府既不承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犯侵略罪行,又狂妄地坚持其军国主义政策,那么既会遭到亚洲乃至世界各国的反对,也摆脱不了其必然失败的命运。因此说,如何对待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侵略问题,是日本今后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选做题Ⅱ:
(1)工业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的“扭曲”是南北经济关系不平等的一种反映。由于发达国家竭力维护历史上形成的国际分工格局,使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然依附于发达国家,遭受其剥削和控制,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状态,受到极大的伤害。
(2)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的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霸权主义是建立在南北力量严重失衡的基础上的。经济上的落后与贫困是引起冲突与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南北冲突是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
(3)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要求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南北矛盾中,发达国家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发达国家在解决南北问题中负有主要责任,应切实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

解析: 一般认为,2003年文理科统一试卷后,最后一题(37题)的第二道选做题,是专门为没有学过“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同学(多为理工科的同学)设置的。但是,本题考查的中心基本上是“世经”中“南北关系”这个知识点。虽然,本题的第三问问了“矛盾力量不平衡性的原理”,但所占分值只有一两分,无碍大局。但是,要考好政治理论课,还是应该认真复习“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那种认为,无需复习“世经”一样可以考好政治课的观点是非常片面的。另外,回答“世经”材料题时,表面上与中国无关的题目,实质上让考生回答中国政府的立场和态度。本题就是一例。在中国政府看来,造成南北问题的原因,是当前西方占统治地位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解决其的办法,只能是发达国家承担更多的义务与责任。显然,回答“世经”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中国的立场与看法。这就要求考生在回答任何“世经”问题时,思考答案的角度应该是中国的国家利益。无论什么问题,于中国有利者,褒扬之;于中国不利者,反驳之,批判之。这是答“世经”题的一个重要原则。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