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

男性,35岁,右下胸及上腹部挫伤6小时入院。患者骑摩托车撞车,右下胸及上腹部受车把直接撞击后,上腹部持续剧痛,向右肩放射,并觉腹痛范围增大,以右侧为著。2小时来有口渴,心悸和烦躁不安,查体:体温38℃,脉搏130/分钟,血压85/50mmHg。神清,烦躁不安,颜面结膜稍苍白,腹稍胀,右下胸及上腹部可见挫伤痕迹,明显压痛,全腹均有压痛和肌紧张,以右上腹最著,全腹均有反跳痛,以右侧腹更明显,腹部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肠鸣音甚弱。化验:血红蛋白82g/L,白细胞12×109/L,腹部X线平片未见膈下游离气体,可见小肠液平面。

为明确诊断下列哪一项检查最有意义()

A.胃镜

B.X线胸片

C.腹腔诊断性穿刺

D.腹部CT

E.MRI

答案

参考答案:C

多项选择题

关于湖湘近代维新人士及活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中日甲午战争后,维新派逐步走上中国社会政治舞台。湖湘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有谭嗣同、唐才常等。

B.与经世派、洋务派相比,湖南维新人士主张在更高的层次上和更广阔的范围内向西方学习,在继续强调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的同时,更多地关注西方的政治体制。因此,他们更加注重引进西方的学术思想。谭嗣同的维新思想就是这种新思潮的典型代表。

C.由湖南维新人士谭嗣同、熊希龄、唐才常等创办和主持的时务学堂是湖南创办的第一所近代新式学堂,标志着湖南的教育由旧式书院制庋转向新式学堂制度,它对湖南近代教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也是湖南近代化教育的开端。

D.湖南人郭嵩焘被清政府任命为第一任驻英法公使,他利用出使英、法的机会,对西方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与研究,大力传播西方文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提倡向西方学习的先驱人物。

E.湖南人曾国藩、左宗棠率先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付诸社会实践,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通过办军械所、制造局,翻译介绍西书,派遣留学生等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F.维新人士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西方“平等”、“自由”思想,这种思想促使湖南维新人士对“人”的自身存在意义进行思考。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