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文言文阅读(10分)

【甲】小石潭记(节选)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淑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1、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

罅②,瀑见。 ……

2、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

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注]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②罅(xià):裂缝。③掉:摇动。】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心之(    ) (2)山行之极观也 (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2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翻译:                                                          

(2)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

翻译:                                                         

小题3:【甲】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2分)

——改为——      ——改为——

小题4:根据理解填空。(4分)

两文中的划线句具有共同的特点,即在开头交代了景物的______和游览者正式游赏前的______;不同的是,【甲】文第一句侧重______从角度写景,【乙】文第一句侧重从______角度写景。

答案

小题1:(1)对……感到快乐;(2)雄伟景象

小题2:(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多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2)瀑布直泻而下,使高山、深谷震动。

小题3:怡然改——佁然;淑改为俶

小题4:地点;心情;高兴(心乐之)害怕(心悸)

小题1:

题目分析:识记和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之一。当然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能用已学过的文言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并加强对文言词汇的积累。如:“乐“在这里是词类活用,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快乐”。

小题2:

题目分析:所谓“理解文中的句子”,就是能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领会某一个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能从思想内容、表达效果等方面对这个句子作深入的分析。要想理解文中的句子,就要留心句中的关键性词语,弄明白句中有关词语的指代义,把握句子间的关系,看是否有活用现象,明确使用的文言句式等。

小题3:

题目分析:找出错别字并修改。《新课标》要求:“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若在复习期间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往往事半功倍。教师必须在平时多强调,并注意收集学生容易读错、写错的字。

小题4:

题目分析:初中阶段文言文阅读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是在读懂文言语段的基础上对考生的进一步深化了的分析能力的考查。一般侧重于要求根据某一特定的要求到文中搜寻筛选提取信息,找出原句即可,学生精读文章,初步筛选,看清方向,明确方向,仔细分辨,识别障碍。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