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
背景:
某建筑公司承建了一地处繁华市区的带地下车库的大厦工程,工程紧邻城市主要干道,施工现场狭窄,施工现场入口处设立了“五牌”和“两图”。工程主体9层,地下3层,建筑面积20000m2,基础开挖深度12m,地下水位3m。大厦212层室内采用天然大理石饰面,大理石饰面板进场检查记录如下: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规格:600mm×450mm,厚度18mm,一等品。2005年6月6日,石材进场后专业班组就开始从第12层开始安装。为便于灌浆操作,操作人员将结合层的砂浆厚度控制在18mm,每层板材安装后分两次灌浆。
建筑防水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地下室外壁防水混凝土施工缝有多处出现渗漏水;
事件二:屋面卷材防水层多处起鼓。
装饰装修工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2005年6月6日,专业班组请项目专职质检员检验12层走廊墙面石材饰面,结果发现局部大理石饰面产生不规则的花斑,沿墙高的中下部位空鼓的板块较多。
问题:
试述建筑施工中事件一、二产生的原因和治理方法。
参考答案:
事件一原因分析:
①施工缝留的位置不当;
②在支模和绑钢筋的过程中,锯末、铁钉等杂物掉入缝内没有及时清除。浇注上层混凝土后,在新旧混凝土之间形成夹层;
③在浇注上层混凝土时,没有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水泥砂浆,上、下层混凝土不能牢固粘结;
④钢筋过密,内外模板距离狭窄,混凝土浇捣困难,施工质量不易保证;
⑤下料方法不当,骨料集中于施工缝处;
⑥浇注地面混凝土时,因工序衔接等原因造成新老接槎部位产生收缩裂缝。
治理方法:
①根据渗漏、水压大小情况,采用促凝胶浆或氰凝灌浆堵漏;
②不渗漏的施工缝,可沿缝剔成八字形凹槽,将松散石子剔除,刷洗干净,用水泥素浆打底,抹1:2.5水泥砂浆找平压实。
事件二原因分析:在卷材防水层中粘结不实的部位窝有水分和气体,当其受到太阳照射或人工热源影响后,体积膨胀,造成鼓泡。
治理方法:
①直径100mm以下的中、小鼓泡可用抽气灌胶法治理,并压上几块砖,几天后再将砖移去即成。
②直径100~300mm的鼓泡可先铲除鼓泡处的保护层,再用刀将鼓泡按斜十字形割开;放出鼓泡内气体,擦干水分,清除旧胶结料,用喷灯把卷材内部吹干;然后,按顺序把旧卷材分片重新粘贴好,再新粘一块方形卷材(其边长比开刀范围大100mm),压入卷材下;最后,粘贴覆盖好卷材,四边搭接好,并重做保护层。上述分片铺贴顺序是按屋面流水方向先下再左右后上。
③直径更大的鼓泡用割补法治理。先用刀把鼓泡卷材割除,按上一做法进行基层清理,再用喷灯烘烤旧卷材槎口,并分层剥开,除去旧胶结料后,依次粘贴好旧卷材,上铺一层新卷材(四周与旧卷材搭接不小于 100mm);然后,贴上旧卷材,再依次粘贴旧卷材,上面覆盖第二层新卷材;最后,粘贴卷材,周边压实刮平,重做保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