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指个体需要认识到自身所存在的不协调状况,即自己的认识与实际体验之间的不协调,自己的问题所在。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才能够进而真诚地面对治疗体验。

答案

参考答案:不协调

单项选择题 A型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一)子贡问:“师①与商②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二)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注】①师:颛孙师,即子张。②商:子商,即子夏。

小题1:写出下列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师也,商也不及                (           )

(2)然则师与                      (           )

(3)恶称人之者                    (           )

(4)先王之道,斯为                (            )

小题2:下列各组划线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君子于天下也②礼用,和为贵

B.①师商也孰贤②然则师愈

C.①不得中行与之②恶居下流讪上者

D.①不礼节之②道之政小题3:下列划线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不以礼节

B.恶居下流而讪上者

C.狂者进取

D.恶不孙以为勇者小题4:翻译选文(二)画横线的句子。(6分)

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小题5:选文(一)中孔子是如何评价“狂”与“狷”的?(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