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共用题干题

赵女士,35岁,腹部被车撞伤2天,由当地卫生院转来医院。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尿少,体温38.8℃,血压80/60mmHg,心率120次/分,腹胀,全腹压痛及反跳痛,右下腹最明显,伴肌紧张,移动性浊音(+)。

考虑引起该病人休克的主要原因是()

A.感染中毒

B.失血失液

C.疼痛

D.液体量不足

E.创伤

答案

参考答案:A

实验题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1.【集体讨论】讨论后同学们认为:

(1)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他们应该选择取过量的                     (填编号) 。

A.蜡烛 B.红磷 C.硫粉

一般不用木炭的原因是                                              

2.【设计实验】第一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下图的A、B两套装置。

(1)你认为合理的是                     (填编号),其原因是              

(2)集气瓶中红磷燃烧反应的化学反应式是                                               

3.【改进实验】第二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白磷当温度达到40℃时就能在空气中燃烧,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的呼吸道。于是他们将试管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做好标记(如图C)。在试管中加入一小块(足量)白磷,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将试管放入热水中,使白磷燃烧。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将试管倒立于盛有室温下水的水槽中,并在水中将橡皮塞取下。

(1)此装置的优点是(任写1点)                                           。

(2)从实验现象分析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氮气约为4/5。本实验能够得到该结论主要是运用了氮气的有关性质,请写出其中两点:

                                                            ;②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0年11月,中国《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称:“美帝国主义者侵略朝鲜的目的,主要地不是为了朝鲜本身,而是为了要侵略中国,如像日本帝国主义者所做过的那样。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

       材料二 它(抗美援朝战争)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对代是一去不返了。  ——彭德怀

请回答:

(1)由材料一分析,中国出兵朝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你举出两位“最可爱的人”的名字。

                                                                                                                                                           

                                                                                                                                                           

(2)由材料二分析,这场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