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解答题
某公司研制出一种新型药品,为测试该药品的有效性,公司选定2000个药品样本分成三组,测试结果如表:
分组A组B组C组
药品有效670ab
药品无效8050c
已知在全体样本中随机抽取1个,抽到B组药品有效的概率是0.35.
(1)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体样本中抽取360个测试结果,问应在C组抽取样本多少个?
(2)已知b≥425,c≥68,求该药品通过测试的概率(说明:若药品有效的概率不小于90%,则认为测试通过).
答案

(1)∵

a
2000
=0.35,

∴a=700

∵b+c=2000-670-80-700-50=500

∴应在C组抽取样本个数是360×

500
2000
=90个.

(2)∵b+c=500,b≥425,c≥68,

∴(b,c)的可能性是

(425,75),(426,74),(427,73),(428,72),(429,71),(430,70),(431,69),(432,68)

若测试通过,

则670+700+b≥2000×90%=1800∴b≥430

∴(b,c)的可能有(430,70),(431,69),(432,68)

∴通过测试的概率为

3
8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毒胶囊”有多毒》,完成下列小题。

“毒胶囊”有多毒

   ①自央视曝光“毒胶囊”事件以来,不少人都开始谈药色变。国家《食用明胶》行业标准明确规定,食用明胶应当使用动物的皮、骨等作为原料,严禁使用制革厂鞣制后的任何工业废料加工成工业明胶当作食品药品原料。     

  ②一些企业低价收购皮革剪裁下来的下脚料,先用生石灰进行处理,再用工业强酸强碱中扣脱色,清洗处理后熬制成工业明胶。这种工业明胶在用来加工药用胶囊前首先要进行溶胶,并添加各种食用色素进行调色。由于这种明胶不卫生,在溶胶调色的过程中还要加一种名叫“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化学原料杀菌去污。经过色素调色及化工原料清洁,进行充分溶解后,就成了加工药用胶囊的胶液。胶液再经过半自动胶囊生产设备成型,最后通过切割整理,便加工成了五颜六色的药用“胶囊”。     

  ③这种用工业明胶制成的“毒胶囊”,重金属铬含量超过国家标准规定2mg/kg的限量值,其中超标最多的达90多倍。铬进入血液后,主要与血浆中的铁球蛋白、白蛋白、r-球蛋白结合,铬还可透过红细胞膜,进入红细胞后与血红蛋白结合。进入人体的铬主要积存在肝、肾和内分泌腺中,代谢和被清除的速度非常缓慢,它对人主要是慢性毒害。如果长期服用铬严重超标的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极易对人体肝、肾,内分泌腺带来伤害,若侵害上呼吸道,易引起鼻炎、咽炎和喉炎、支气管炎等疾病。     

  ④工业明胶做的胶囊和药用明胶做的胶囊,究竟有何区别呢?第一,工业明胶做的胶囊质量比较差,相对比较脆,因为工业产品杂质多。有的胶囊一捏就碎了,或者是打开之后一碰就碎。第二,胶囊颜色越鲜艳的越要小心。因为食用明胶是透明的、白色的,很干净;而工业明胶因杂质多,往往要添加色素、染色剂来掩饰杂质,因而看起来颜色特别鲜艳。第三,工业明胶做的胶囊因为材料不符合标准,制作环境差,加工过程化学污染严重,所以,其接口是松的,很容易拧开。     

  ⑤为确保医疗安全,维护患者权益,卫生部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医疗机构暂停使用铬超标的胶囊药品。

1.请分别概括文章②③段说明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第④段提供的信息,分别用一个短语依次说明“毒胶囊”另外两个特点。

质脆易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