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某校七年级(2)班的学生在学完本学期的历史课程后,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下面是他们搜集到的材料,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与他们一起完成这次探究活动。

材料一:……是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铸品,原器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村。它形制雄伟,重达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1)材料一所述的“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它见证了殷商时期哪一手工业技     术的成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著名学者余秋雨曾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的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着涓涓清流。”

(2)材料二中这个“了不起的工程”叫什么?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谁?这个   “了不起的工程”具有怎样的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祖冲之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3)材料三中祖冲之取得的“这项成果”是什么?他的哪些可贵品质值得我们青少年学   生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这三则材料,你认为七年级(2)班学生这次探究活动的主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司母戊鼎。青铜器制造业。

(2)都江堰。李冰。防洪灌溉。

(3)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字。注意学习古人,但不盲从;持之以恒、刻苦钻研、敢于创新的精神。

(4)中国古代闻名于世的文明成果。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