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________(寂静、沉寂)。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________(寂静、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莱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________(奇怪、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于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1.在文中的括号内选填一个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划线句子中
①“无聊生者”是什么意思?文中具体指谁?“厌见者”是什么意思?文中具体指哪些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雪花本无声,作者却说它“似乎瑟瑟有声”,这样写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开头说感得沉寂,结尾却说“渐渐的舒畅起来”,这应当怎么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寂静、沉寂、怪讶
2.①无依无靠活不下去的人。祥林嫂。见到祥林嫂就讨厌的人。鲁四老爷之流。
②反语。“我”对祥林嫂之类的穷人的无限同情,以吃人的旧社会的强烈憎恨。
3.反衬周围环境的沉寂,烘托“我”的内心活动。
4.①为祥林嫂终于解脱了人世的苦难而庆幸②是反语,体现“我”内心的沉痛和愤激。(主观题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