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已知f(x)的定义域为R,则函数y=f(x-1)和y=f(1-x)的图象关于( )
A.y=0对称
B.x=0对称
C.y=1对称
D.x=1对称
答案
∵函数y=f(x-1)的图象关于直线x=a对称的图象解析式为
y=f[(2a-x)-1)]=f(2a-1-x)
令2a-1=1
得a=1
即函数y=f(x-1)和y=f(1-x)的图象关于x=1对称
故选D
已知f(x)的定义域为R,则函数y=f(x-1)和y=f(1-x)的图象关于( )
A.y=0对称
B.x=0对称
C.y=1对称
D.x=1对称
∵函数y=f(x-1)的图象关于直线x=a对称的图象解析式为
y=f[(2a-x)-1)]=f(2a-1-x)
令2a-1=1
得a=1
即函数y=f(x-1)和y=f(1-x)的图象关于x=1对称
故选D
送李愿归盘谷序(节选) 韩 愈 |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经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峻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 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 1.对下面加粗的两组虚词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 ②我则行之 ③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 ④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 A.①与②的“则”相同,③与④的“于”不同。 B.①与②的“则”不相同,③与④的“于”相同。 C.①与②的“则”相同,③与④的“于”也相同。 D.①与②的“则”不相同,③与④的“于”也不同。 2.文中下列四句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是指在朝庭做官,掌管人事大权,直接辅助皇帝的人。 B.“才峻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意为团结人才,效法古人,德行高尚,能接受批评意见而不烦恼。 C.“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当面受到称赞,还不如背后无人毁谤。 D.“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想进去而又迟疑不前,想要说话而又不敢讲。 3.对文中的“大丈夫”“我”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大丈夫”是指那种“奔走于形势之途”为求一官半职而趋炎附势、投机钻营的人。 B.“大丈夫”是指那种“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且美女如云的游手好闲之徒。 C.“我”是“穷居而野处”的山林隐士。 D.“我”是“处污秽而不羞”“出污泥而不染”的清廉之士。 4.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第一段写的是达官贵人,他们深得皇帝宠幸,在朝可发号施令,出外则前呼后拥,居家有美女投怀。 B.第二段写的是山林隐士,他们没有生活规律,自由自在,不闻世事。 C.第三段写的是为求发达而攀附权贵,不知廉耻的势利小人。 D.李愿通过对三种人的比较,表明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退而归隐的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