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央视推出《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系列报道,全国各地的浪费现象惊人,据统计,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折合人民币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两亿多人一年的口粮。钱财花了固然可以再挣,但有些资源耗尽了却不可再生。在遭遇“煤荒”、“油荒”之后,我们感受到了资源短缺所带来的不便。
材料二:2013年新春伊始,习 * * 同志对新华社报道《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要求大力弘扬中 * * 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1)有人认为,反对“舌尖上的浪费”会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不利于扩大内需和经济发展。针对此观点,谈谈你的看法。(6分)
(2)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为应对“舌尖上的浪费”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1)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①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主要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和物价水平等。(2分)
②反对“舌尖上的浪费”,不是反对提高消费水平,而是反对脱 离生产发展和个人收入水平的奢侈浪费(1分)
③因此提倡艰苦奋斗、反对浪费,有利于居民在适度消费合理消费的前提下提高消费水平,改善消费结构。
④扩大内需并不是以浪费资源来拉动,反对浪费,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①消费者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勤俭节约。
②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③国家应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引导文明用餐、合理消费。
题目分析:(1)本题以央视推出《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系列报道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范围经济生活,考查知识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题目类型辨析类。辨析题观点一般既有合理之处,又有不合理之处,故没有观点的对与错,只能说是片面的,既肯定合理之处,又要进一步补充说明遗漏之处。根据上述辨析题的做题原则,首先要肯定题中有些因素会影响消费水平,其次要澄清反对浪费与反对提高消费水平的区别,最后要表明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说明树立正确消费观的意义。(2)根据设问应对浪费提出合理化建议,一般这类没有明确角度的经济生活题目,三个角度都应该考虑到,即国家企业和消费者角度,消费者根据所学消费相关知识作答即可,难度不大;而企业和国家角度要结合后边知识企业的经营和国家的宏观调控进行知识和语言的整合,故有一定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