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粤匪檄》,《筹办夷务始末》,《江楚会奏变法三折》
参考答案:《讨粤匪檄》:湘军领袖曾国藩于1854年2月在湖南衡阳誓师征讨太平天国时发布的战斗檄文。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清政府下令各地可以自办民团,协助政府围剿太平天国。湘军就是这样一支部队。1854年2月,湘军倾巢出动大举进攻太平军,曾国藩发表《讨粤匪檄》。
曾国藩是晚清著名理学大师,有强烈的经世致用意识,该檄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的理学思想。檄文将清政府同太平天国的对抗,上升到了文化对抗和维护名教的层面,以动员一切势力(尤其是知识分子) * * 太平天国。该檄文不仅是曾国藩个人意志的表述和湘军的出师战斗檄文,也是理学经世派向太平天国全面反攻的文化宣言。
《筹办夷务始末》:清官修对外关系档案史料汇编,共80卷,清文庆等奉敕编纂。本书编者认为,夷务之兴始自道光朝,而办理得失全在奏章,于是将当时有关对外交涉的档案,汇为一编,以资异时考证。本书的时间范围,自1836年6月10日许乃济奏请驰鸦片烟禁始,至1850年1月19日广东人民反对英国侵略者的斗争获胜止,前后共13年又7个月。对这一时期中外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如两次鸦片战争、沙俄强占中国领土、教案问题、租界问题等都有记载。
《江楚会奏变法三折》:1901年,由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名提出。第一折强调人才培养,建议设立各类学校,改革科举制度等;第二折提议停止捐纳实官,取消书吏,改进刑狱,裁撤屯卫、绿营等;第三折主张广派官员出洋考察,编练新军,提倡工艺制造,制订有关矿业、铁路、商业、交涉等法律和货币制度,多译外国书籍等。这就是近代史上有名的“江楚三折”。